中新網北京 12 月 13 日電 題:世界杯半決賽預測!小編勢必要越挫越勇
作者:劉星晨
在網友們的催更下,小編暗下決心:世界杯預測,一定要越挫越勇。
【資料圖】
于是,我又來了。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首先是負荊請罪環節。 ( 畫面請大家自行腦補 )
為啥這么說呢?雖然小編在 1/8 決賽預測的正確率達到 75%,也算是表現中規中矩,但隨后的 1/4 決賽預測卻慘遭滑鐵盧。25% 的預測成功率,讓我在網友和同事們中間一直抬不起頭來 …… ( 大哭 )
有人不信?先上圖!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所以在寫這篇預測文時,我的心已經有些稀碎。 ( 硬撐 ing )
至于為何預測準確率屢創新低,大家以為小編給出的理由會是——這就是足球。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足球反著猜,總好過一口 " 毒奶 "。 ( 強行找借口 )
分析失敗經驗后小編發現,如果想要提升準確率,在客觀分析的同時,要敢于相信爆冷。 (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
圖為日本球員在終場哨響后情緒低落。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但我也很懊惱。以 1/8 決賽的一場預測為例,日本 vs 克羅地亞。
克羅地亞隊作為上屆世界杯亞軍,在世界排名上比日本隊高 12 位。但結合小組賽階段表現分析,日本隊接連擊敗德國、西班牙兩支世界勁旅,勢頭正盛。而克羅地亞隊三場小組賽表現平平,球員整體年齡結構偏大。所以小編大膽地做出了日本隊晉級八強的預測。 ( 有一說一,當時我已經在想該怎么夸自己了 )
結果,點球大戰中克羅地亞門將利瓦科維奇讓我認清了現實 ……
( 開始切入正題 )
圖片來源:國際足聯網站截圖
來到半決賽,四支球隊間已無秘密可言。綜合歷史數據分析,半決賽中實力因素對比賽走勢的影響十分顯著。
所以,咳咳,直接進入到第二個環節。
世界杯預測第三彈之誰會進決賽。有球迷預測克羅地亞和摩洛哥會師決賽,小編認為不能! ( 這一趴,懇請讓小編自我救贖一下 )
圖為巴西球員內馬爾 ( 黃 ) 被克羅地亞球員拽住球衣。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上半區:克羅地亞 vs 阿根廷
預測:克羅地亞晉級
做出這個決定,小編思考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 ( 阿根廷球迷不要打我 )
四分之一決賽中,兩支球隊均通過點球大戰晉級。相較阿根廷隊,克羅地亞人的勝出更加出乎預料。他們的堅毅讓奪冠呼聲頗高的桑巴舞曲戛然而止。
莫德里奇 37 歲了,克羅地亞隊處于新老交替階段,小組賽表現讓人難言滿意 ……
即便如此,克羅地亞人沒有放棄。莫德里奇不知疲倦地奔跑,佩特科維奇在加時賽最后時刻打入絕平進球,門將利瓦科維奇再次封神。格子軍團又一次在先丟球的情況下最終取勝。
圖為克羅地亞門將利瓦科維奇飛身撲救。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克羅地亞人經驗老到,阿根廷隊充滿活力。在刺刀見紅的半決賽中,比賽經驗會給球隊帶來更多幫助。從小組賽到淘汰賽,阿根廷隊攻擊線火力更猛。在梅西帶領下,包括麥卡利斯特、恩佐 · 費爾南德斯等年輕人開始展現自己。而克羅地亞隊后防線極具韌性,他們勢必會用團隊防守來限制阿根廷鋒線的發揮。
在與荷蘭隊的四分之一決賽中,阿根廷的丟球體現出球隊整體身高不足。據國外多家媒體統計,克羅地亞隊平均身高比阿根廷隊高出約 5 厘米,這或許也是左右比賽走勢的一大因素。
圖為荷蘭球員韋格霍斯特在常規時間最后一刻為荷蘭隊打入絕平進球。
綜上,克羅地亞隊晉級的概率稍高。 ( 請注意小編用詞—— " 稍高 ",表明我的求生欲 )
下半區:摩洛哥 vs 法國
預測:法國晉級
先拋出觀點:為非洲足球正名后,摩洛哥隊受到更多關注。但目前法國隊冠軍相已顯露無疑。綜合分析,摩洛哥隊爆冷的可能性并不高。
四分之一決賽中,老將吉魯幫助法國隊鎖定勝局。這是他本屆杯賽打入的第 4 粒進球,位居射手榜次席。排在他身前的,正是屢創紀錄的姆巴佩。法國隊 " 老 + 新 " 的鋒線組合已聯手貢獻 9 球。
圖為吉魯頭球破門瞬間
隨著比賽深入,格列茲曼對法國隊前場的調動愈發出色。在國家隊煥發第二春的他,已成為隊史助攻王。從進攻尖刀完成轉型后,他之于 " 高盧雄雞 "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與進攻犀利的法國隊不同,摩洛哥人防線穩固,主打快速反擊。截至目前,還沒有球隊能洞穿他們的球門。唯一一次失球,來自于摩洛哥球員自擺烏龍。淘汰葡萄牙隊的比賽中,面對對手下半場的瘋狂反撲,他們守住了勝利果實。
圖為摩洛哥球員在比賽中
阿什拉夫、齊耶赫等效力于五大聯賽的球員組成了摩洛哥隊的主力框架,在法國隊并不牢固的后防線面前,他們或許能覓得良機。
綜合判斷,法國隊晉級決賽的希望更大。 ( 這回 …… 應該穩吧 …… )
正如上文提到的,這次預測是小編的救贖之戰。因為一旦兩場預測都被打臉,我的正確率就將 " 掛零 "。 ( 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已經盡力了。 ( 完 )
頭條 22-12-14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