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 月 10 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攝制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播出,節目組來到益陽清溪村,探尋鄉村文化振興寫下的新 " 山鄉巨變 "。
在節目組的鏡頭里,我們看到,清溪村依托名人文化與名作內涵,打造立波書屋、王蒙書屋、艾青書屋等 10 家作家書屋,成了無數人追求的 " 詩和遠方 ";周立波故居、連環畫長廊、清溪荷塘等 20 多個景點,精品民宿、清溪劇院、映山紅花谷等優質旅游項目,形成了文旅服務完整產業鏈。通過文化振興鄉村,清溪村 " 山鄉巨變第一村 " 聲名遠揚。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鄉村文化振興,既是文明傳承的必然選擇,又是鄉村發展的題中之義。同時,要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目標,如果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難以畫出完美的圓。
以文化振興鄉村,要記得住鄉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要把鄉愁變成獨特的文化符號、飽含深情的 " 精神燈塔 ",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表達。上世紀 50 年代,周立波以故鄉清溪村為創作原型,完成長篇小說《山鄉巨變》,展現家鄉人求新、求變、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清溪村的鄉愁,在家門口的作家書屋里,在山清水秀的鄉村景色里,在耕讀傳家的文化精神傳承里,大家用《山鄉巨變》中勾畫的藍圖,來描繪自己的藍圖。
以文化振興鄉村,要樹得起品牌。文化的推動需要品牌的塑造,文化品牌對于提升地方的影響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鮮艷的 " 紅色 ",滿眼的 " 綠色 ",濃郁的 " 古色 ",還是厚重的 " 底色 ",都要充分發揮文化鑄魂作用。清溪村以挖掘立波精神、講好湖湘故事、賡續中華文脈為基礎,以清溪農家書屋為載體,積極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打造 " 中國文學之鄉 "。日前,中國作家協會授予清溪村 "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稱號。
以文化振興鄉村,要留得住人才。一個地方想要快速發展,需要人才這股血液,鄉村也不例外。新時代下,鄉村文化要守住鄉土,更要與時俱進,這就需要更多的年輕人關注鄉村、去到鄉村。清溪村向有志家鄉青年敞開懷抱,鼓勵他們回鄉開拓一片天地,為當地注入源源不斷的有生力量,共同寫好文化振興鄉村的大文章。
來源:益陽日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