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月亮
(資料圖片)
來源 | 李月亮(ID:bymooneye)
你身邊有陽了嗎?
最近感染者越來越多,大家都有點戰戰兢兢。
今天有媒體報道,張文宏推測,本次疫情感染人數的高峰,可能會在一個月之內就到來,要整體渡過這次疫情,可能需要 3-6 個月時間。
就是說,一個月內,我們就可能迎來感染人數的 " 大爆發 "。
然后感染者會越來越少,到幾個月后,基本結束這一波疫情。
春天總會來的。
但是未來一個月,我們將面對武漢疫情之后,最大的難關。
張文宏提醒大家都做好保護,不要同時感染,并把所有脆弱人群保護好,讓他們也不要同時感染。
這邊是專家和民眾都嚴陣以待,齊心過關。
那邊,很多商家卻已經等不及要發財了。
這疫情,真是不但讓我們認識了病毒,更看清了人性。
598 元的 " 上門核酸服務 "
防控政策放寬以后,很多城市的核酸小屋一夜之間就撤掉了大半。
不過,核酸小屋撤了,很多場所和單位卻還要求查驗 48 小時的核酸報告。
于是有限的核酸檢測點,又開始大排長龍。
有些人就瞅準時機,推出了 " 核酸上門服務 "。
這對于一些需要做核酸,又沒時間去排隊的人來說,本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上門核酸的價格,卻有點嚇人。
有平臺顯示,想要上門核酸,需要提前一天預約,次日采集。
一般單人的檢測費用在 220-258 元之間。
而要想當天就上門檢測,價格就會翻番。
像鄭州一家快檢給出的報價,單人單次當天上門核酸的價格竟高達 598 元。
這里面檢測費其實只有 16 元。
其他都是服務費用,包括耗材費用、人員費用、車輛費用等。
對此,網友們的評論也是負面居多:
" 想錢想瘋了吧。"
" 核酸商業化又要來了。"
雖然說這是自愿的買賣,沒有強買強賣。
但是一個成本很低的服務,直接獅子大開口賣到 598 元,這合理嗎?
利用大眾的需求,利用自己獨有的資格,把很簡單的服務,標出遠超成本的價格,這算不算哄抬物價?
這和疫情初期一個口罩賣 38 塊錢,有什么區別?
抗原,藥品的利欲熏心
現在核酸不行了,抗原又紅火起來了。
接下來肯定會有很多人感染,人們對抗原的需求也開始激增。
據京東健康的數據,最近一周,抗原檢測試劑的銷量,比上周增長了 462%。
隨之而來的,就是抗原的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之前,一個單人份抗原的價格基本在 5-7 元之間。
但是隨著市場的供不應求,有一些藥店的單人抗原竟賣到了 56.6 元。
這中間五倍多的差價,讓很多網友都忍不住吐槽:
" 是不是之前的核酸公司換個招牌又來圈錢了?"
當然,身價暴漲的,不止抗原。
一些藥品,比如連花清瘟也開始非常搶手。
最近,連花清瘟膠囊在京東的搜索量,增長了 2000 倍。
2000 倍是啥概念?
比如之前每天有 100 個人搜,現在就是每天 20 萬人搜。
搜索量暴漲的同時,連花清瘟也開始貴得離譜。
一盒 48 粒規格的連花清瘟,正常價格只要 30 塊錢左右。
但是現在,有些平臺上已經賣到了 102 元一盒。
說實話,東西稀缺的時候,賣家稍微漲漲價,我們能理解。
但是價格一下就翻了三四倍,就夸張了吧。
這不就是趁機斂財嗎。
前兩天,連花清瘟的生產廠商——以嶺藥業就漲價問題給出回應:
以嶺藥業在擴大生產,但是沒有漲價的計劃和舉動。
意思也很明顯:漲價這鍋,我們不背。
所以,還是不厚道的經銷商,在牟取暴利。
根據相關規定,疫情期間,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商家,要從重處罰。
而最近,針對哄抬物價的行為,很多地方的市場監管局也都做了處罰,或者發布了告誡書。
不過,商家總有自己的花樣。
這邊監管不讓漲價,那邊商家又玩起了捆綁銷售。
12 月 7 日,河北保定一名女子去藥店買連花清瘟。
結果店員告訴她,必須搭配其它藥品一起買,否則不賣。
然后還底氣還特別足:你不要的話讓別人拿,人家還等著呢。
就在同一天,吉林的一個男子也遇到了類似情況。
男子在購買連花清瘟的時候,直接被店員告知必須要搭配另外四盒其他藥品。
理由就是,藥店也是被捆綁銷售進的貨。
其實我國《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中,也早有明確規定:
在銷售商品過程中,強制搭售商品,變相大幅度提高商品價格的,就構成了哄抬價格的違法行為,嚴重者可吊銷營業執照。
但商家為了借機賺錢,還是不惜違反規定。
這事想想挺氣人的。
疫情嚴重,大家都怕感染。
都怕嚴重了還得去醫院。
都想自己買點藥,盡量自己在家挺過去。
然后這些黑心商人,就利用大家的迫切需求,借機斂財。
他們不管老百姓這幾年有沒有錢,過得難不難。
只想著自己能撈一筆是一筆。
唉,人性啊。
我現在就發現,有些人是真沒底線。
但凡有點賺錢的機會,他就要撲過來,黑心財,國難財,都照發不誤。
回頭看看疫情這幾年," 奸商 " 其實一直沒斷過。
2020 年 2 月,疫情之初,鄭州、濟南警方就聯合繳獲了假冒偽劣口罩 32 萬多只。
那個制假現場,臟得讓人不忍直視。
原料被堆在地上,機器上滿是污漬。
這樣的口罩,不光不會起到防護作用,還會對人的身體有害。
如果大量流入市場,后果不堪設想。
除了有造假口罩,還有造假抗原、假防護服的。
2021 年 10 月,江西的胡某某購買了一批沒有任何質量保證的 " 白板 " 防護服。
然后找個民房,貼上假冒的標簽、合格證,就賣給了很多單位,做醫用防護服。
他是賺了錢了,但人家穿上這樣的防護服,造成感染算誰的?
最近這個案子判了,胡某某被判三年一個月,還處罰金 6 萬元。
也是活該。
還有。
這三年,關于因為疫情要封城的謠言,更是此起彼伏。
這些散播封城謠言的人,有的是嘩眾取寵,有的其實是為了謀利。
比如今年 8 月,浙江義烏拘留了一個男的。
此人為了哄抬日用品價格,造謠 " 封城三個月 "。
一邊造謠,一邊發布自己可以替別人購買商品的信息。
也是挺可以的。
還有。
整個疫情期間,核酸檢測公司更是不斷出事。
有故意散播新冠病毒的,有謊報檢測結果的,有偽造醫學文書的 ……
真是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生意。
哪里有病毒,哪里就有無良的奸商啊。
寫在最后
疫情三年,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很不容易。
有人失業,有人破產,有人有家難回,有人苦苦支撐 ......
但也有一些人,早已把別人的苦難,當成了生意。
哪里有疫情,他們就去哪里 " 割韭菜 "。
為了賺錢,甚至都喪失了做人最根本的良知和底線。
和病毒比起來,我覺得這些利欲熏心的奸商,更可恨。
病毒不懂人的苦難,但人應該懂啊,應該有一點人心啊。
最后還是那句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什么是道?
先利而后義,這是取之無道。
先義而后利,才叫取之有道。
道義和底線,永遠都應該排在利益前面。
不義之財永遠不取,這才是一個合格的人。
病毒可以沒人性,但人,不能沒人性啊。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3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