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韓國高分犯罪懸疑片,基本上都被李星民這個老戲骨承包了。
(資料圖)
年初的口碑劇集《少年法庭》,剛剛完結的犯罪劇集《舊案尋兇》,搭檔宋仲基正在熱播的頂流新劇《財閥家的小兒子》,同時還客串出演了李政宰導演的處女作《狩獵》。
堪稱年度勞模,相當高產。
這又來了一部神級電影,上映一個月,直接占領2022 年韓國票房冠軍位置,吊著一口氣看完——
《我記得》
《我記得》翻拍自 2015 年上映的加拿大電影《記住》,原作豆瓣評分 8.2,新作評分雖不及原片,但也是一眾好評。
該片講述了 80 歲的老年癡呆患者必洙與 20 多歲的青年仁奎在同一家餐廳打工相識,仁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助必洙一步一步實現復仇并成功逃脫的故事。
仁奎由南柱赫飾演,由于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被校暴爭議困擾,這次他攜新作回歸,開局相當不錯。
這也是南柱赫繼電影《Jose 與虎與魚們》之后,時隔兩年再次回歸大熒幕。
80 歲的老頭和 20 歲的年輕小伙搭檔有多可愛?
這對忘年之交會互相叫彼此弗雷迪和杰森,還有專屬的打招呼手勢。
當仁奎因為損失了 4 萬韓元而苦惱,老人就幫他把錢討回來哄他開心。
看著如此癡癡傻傻的善良老人,仁奎想都沒想就答應給他當司機,自己也掙點外快。
只是他沒想到和自己一起辛苦打工的老人,竟然開的是一輛名牌紅色跑車。
此時,仁奎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卷入了一場長達 60 年的復仇計劃中。
必洙究竟為何要復仇?
他已經患有腦瘤和阿爾茲海默癥,健忘得厲害。
但他有個不敢忘的事,就是有五個必殺的仇人。
他們曾是當年日軍侵略時期的親日派,也就是所謂的" 韓奸 "。
那些人將必洙的父親打死,母親逼瘋,姐姐被迫成為慰安婦后自縊。
如今這些人個個都是豐功偉績的救國英雄,家仇國恨,跨越半個世紀的復仇雖遲但到。
之所以等到這把年紀才開始復仇,是因為他已經了無牽掛。
妻子剛剛去世,孩子們也都長大成人。
不過畢竟一個人能力有限,叫上個年輕小伙能幫幫自己。
為了不連累他,復仇之前,他再三囑咐仁奎呆在車里,不要亂跑不要打電話。
君子報仇,60 年不晚。
為了記住他們,他將這五個將死之人的名字紋到了手指上。
他們五個分別是:貪財者、蠱惑者、淫邪者、背信者、旁觀者。
第一個目的地:醫院。
姜還是老的辣,必洙一頓操作,成功躲過所有監控潛入病房。
但他有健忘癥,還沒等到動手,就睡著了。
五個小時后突然醒來,他想起來自己是來殺人的啊,很快用裝了消音器的槍干脆利落地干掉了第一個人。
第二個目標至今仍然活躍在公眾面前,還大肆發表親日言論。
必洙叫仁奎開車一路追到他家,又是 bangbang 兩槍。
只不過這次槍聲很響,被仁奎意外發現。
仁奎嚇傻了,這還是那個給他唱生日歌的傻老頭嗎?
這下,老頭直接攤牌了。
仁奎本來一路將車開進警察局,但是聽了必洙殺人的理由,他也猶豫了。
" 還有幾名?"
必洙比出三根手勢,還有三個目標!
仁奎崩潰了。
自己本來是個合法公民啊,這一下不就成了伙同犯罪。
一番思想斗爭之后,正義感爆棚的仁奎還是決定幫老頭實現他的遺愿清單。
合伙殺完第三個人后,他們已經被警察盯上了。
難度不斷升級,復仇位置轉移到大型活動現場,接下來要在眾目睽睽下完成殺人計劃。
電梯搏斗、亂中脫險,他們能完美結束這場復仇嗎?
紅色,是這部影片的主色調。
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倆人的作案工具,紅色跑車。
只不過這輛車也太過顯眼了,不適合躲警察啊~
或許,這代表了老人內心的磊落,不用偷偷摸摸,就是想為民除害。
出現次數第二多的紅色,就是血。
象征了危險、暴力、仇恨。
電影開場給了必洙老人臉部一個特寫,一半在黑暗中,一半在血光中。
其實也是對他眼下的處境埋下伏筆。
一半活在黑暗的記憶中,一半是泛著血光的復仇之路。
出現次數第三多的紅色,就是仁奎的外套。
仁奎就是一個很單純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戰爭和生死。
相比垂垂老矣的必洙,他身上的紅色象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全新的生活。
比起原作,這部電影的完成度更高,動作戲加得可以說很驚艷。
原作背景是主角向納粹復仇,這里改編成了向親日派的復仇,也更貼合東亞敘事。
戰爭帶來的傷痛,是不能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然而必洙就是一個記憶衰退的 80 歲老人,對他而言,絕不能忘的歷史卻正在被遺忘。
即使記憶流失,他也要報一個甲子之前的深仇。
刻在手指的名字,是戰爭留給他的陰影。
每當他一次次緊盯著紋滿了復仇對象名字的雙手,復仇的憤怒和記憶流失的無奈,噴涌而出。
必洙的 " 失憶 " 是整個韓國的縮影。
這既是宏大的國家歷史的遺忘,也是戰爭對個人命運造成的悲劇。
到頭來他的槍口對準了自己,他也想起了自己的罪過。
是啊,誰又能從歷史中全身而退?
最終年輕人勸阻了他,讓老人自首。
這里很多觀眾給出差評,說如果老人開槍自殺了,那就是神作。
但從另一個層面講,如果自己是最后一個復仇對象,曾經犯過無法被人原諒的錯,難道不該接受比一死了之更嚴重的后果嗎?
那便是,審判和贖罪。
亂世之中選擇了茍活,無論是誰必然要付出代價。
如何在一部影片里更好地表達歷史的沉重與傷痛?
從這部影片講,雖然細節微瑕,但是從小人物的悲情角色出發,也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優秀的題材,融入歷史本土化,實現了一次可達五星的改編。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