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朱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 / 醫院提供
孕婦是否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感染后是否會對胎兒產生影響?能夠順產嗎?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截至 12 月 7 日該院共收治孕產婦 140 人,共分娩 24 人,在孕產婦預防、治療新冠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近日,該院產科主任醫師周敬珍、主任醫師張曉麗詳細回答記者提問。
周敬珍主任醫師團隊在省二醫產科隔離病區
問:新冠孕婦會生出新冠嬰兒嗎?
答: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妊娠期婦女感染病毒后,會通過垂直傳播的方式將病毒傳染給胎兒,因此只要母親可以保持良好的狀態,仍然可以繼續妊娠。
根據大量數據及我們目前分娩的新生兒情況,暫未發現對新生兒的影響。
問:孕產婦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答:目前人類對新型冠狀病毒普遍易感。從總體人群表現看,孕產婦奧密克戎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接近,出現癥狀的表現類型也和普通人群接近。但孕婦因為妊娠期心理、激素、營養等影響,導致抵抗力下降、感染幾率增加、且治療周期較普通人長。
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孕婦,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可能較低,也可能增加新生兒早產幾率。孕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能不能繼續妊娠,需要綜合孕婦具體病情,包括孕周、疾病嚴重程度。必要時需要產科、感染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共同討論,需以孕婦安全為前提。
問:孕婦感染新冠病毒后會對胎兒有影響嗎?
答:孕婦感染很多種類的病毒,都可能會影響胎兒。同樣,孕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也有可能會影響胎兒。孕婦相較于正常人來說,體質較弱,免疫力較差,在感染病毒后可能會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一系列癥狀,此時孕婦的身體負擔會進一步加重,不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如果癥狀非常嚴重,可能不得不使用一些藥物,也有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甚至終止妊娠。
但對于一些體質較好的妊娠期婦女來說,感染新冠后可以在短期內痊愈,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就不會對胎兒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所以,關鍵還是孕婦本身的身體狀態,媽媽身體棒,孩子就更健康。
問:感染新冠病毒后,產婦可以順產嗎?
答:鼓勵陰道分娩,感染新冠并不影響順產,順產后的產婦轉陰時間普遍短于剖宮產,沒有證據表明剖宮產可以減少新生兒新冠感染率,目前省二醫順產的新生兒新冠核酸監測都是陰性。
問:新冠陽性的產婦,在產后哺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答:母乳喂養時防止嬰兒感染的預防措施包括佩戴貼合良好的口罩(例如醫用外科口罩、KN95/KF94 或 N95 口罩)、做好手衛生,并對有癥狀母親接觸過的共用表面消毒。
問:孕產婦該如何做好防護?
答:孕產婦需注意防護,做到以下關鍵點:出門、在公共場所戴口罩,到醫院就診時戴 N95 口罩,少去人員聚集場所;居家或在辦公室時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外出回來勤洗手。
問: 疫情期間,孕前檢查還有必要做嗎?
答:所有準備懷孕的夫婦,都有必要在計劃懷孕前 3~6 個月進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與評估。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接受孕前檢查評估,對于規避妊娠風險因素,降低不良生育結局風險,保障母嬰安全,十分必要。
鼓勵患者及廣大婦幼保健人員和助產單位在疫情期間采取多種方式 " 互聯網 +" 醫療手段,包括遠程胎心監護、線上問診、醫療聯盟、遠程醫療等,力求患者不出門也可以得到及時的醫療指導。
問:疫情期間產檢注意事項有哪些?
答:重要是做好提前預約就診,減少在醫院停留時間,減少可能的暴露及交叉感染。優先選擇居住地附近的非發熱定點醫院或婦產專科醫院(婦幼保健院)。如果專業醫生評估為 " 橙 " 色或 " 紅 " 色妊娠風險,務必遵醫囑到指定醫院產檢。
新冠病毒傳染力強,可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并且可能通過長時間暴露高濃度氣溶膠或尿液、糞便污染導致的氣溶膠接觸傳播,要提高防護意識。就診時注意防寒保暖。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公共場所電梯按鈕、門把手等。注意手衛生,未洗手或未手消,不要接觸眼、口、鼻等。
問:哪些情況發生時,應當及時就診?
答:一種是妊娠相關情況,如:頭暈、頭痛、視物不清、血壓增高、心慌氣短、陰道出血或流液、腹痛、胎動異常等,應及時到醫院產科就診。
另一種是與當前疫情相關情況: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咽痛、乏力等不適,如果不排除可能接觸過發熱或其他感染者,應立即聯系社區管理人員或醫學觀察人員及孕期保健醫生,準確告知自己的情況,及時就診。
問:居家如何自我監測?
答:孕媽媽居家可以自我監測體重、血壓、胎動等,并要認真記錄,發現異常需及時與醫生溝通。正常體重孕婦的體重控制標準為:孕 14 周前總增加不超過 2 千克、孕中晚期每周增加 0.4 千克左右;孕婦血壓:收縮壓 131~139mmHg 和(或)舒張壓 81~89mmHg 為高血壓前期。收縮壓≥ 140mmHg 和(或)舒張壓≥ 90mmHg,診斷高血壓;孕婦一般于 16~20 周開始感覺到胎動。計數胎動:28~32 周、每周 1 次,32~36 周、每周 2 次,36 周 +、每天 1 次。一般胎動次數為每小時 3~4 次或 12 小時 30~40 次。胎動計數明顯增加或減少,提示可能存在胎兒缺氧。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