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亮晨
(相關資料圖)
卡塔爾世界杯 16 強戰最后兩場比賽的結果水落石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伊比利亞雙雄在小組賽都表現平平,但到了淘汰賽首輪卻是天壤之別。
對瑞士的比賽,C 羅沒進首發名單,而是坐上了替補席,是其最近 32 場國家隊比賽的頭一回。葡萄牙的主動求變后中前場明顯提速,21 歲的貢薩洛 · 拉莫斯更是上演帽子戲法,還獻上一次助攻——比他更年輕的世界杯處子秀帽子戲法的制造者,只有球王貝利。
貢薩洛 · 拉莫斯上演帽子戲法后慶祝
拉莫斯的三個進球,既展現了在禁區內敏銳的嗅覺和出色的射術,也展現了出色的回撤拿球策應、大范圍跑動的能力。他的風格不像 C 羅,倒更像是本澤馬那樣的全能中鋒。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他首開紀錄的進球,拿球的位置并非傳統意義上的 " 好位置 ",門將已經封死了射門的角度;拉莫斯卻果斷起腳打入死角,速度、角度俱佳,堪稱 " 無中生有 "。
這場比賽也許將成為葡萄牙的承前啟后之戰:證明了在沒有 C 羅的情況下的攻堅能力——要知道瑞士的防守出色可向來是出了名的,連巴西在小組賽也只能將將 1 球小勝。C 羅證明了自己對球隊依然重要,他在替補席上為隊友進球多次率先起身歡呼,顯示出他并不介意打替補。上場之后,他利用體能優勢創造了多次機會。
因為年齡漸大,如今的 C 羅也許無法大范圍地回撤拿球和長驅直入,但在禁區附近仍然有改變戰局的能力,仍是葡萄牙在接下來的淘汰賽上重要的戰術補充。
同一天,葡萄牙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 "C 羅是否必須首發 " 的長期糾結,西班牙卻還困在用無數腳傳球——更確切地說是倒腳——編織而成的迷宮里。無效傳球多,有效傳球少,面對狀態極佳的 " 北非之狐 ",西班牙直到 26 分鐘才完成第一腳射門,是他們自 1966 年以來世界杯單場比賽中最晚的首次射門。西班牙最終也沒能控制住小組賽一場比一場表現更糟的下滑軌跡,被摩洛哥拖入點球決勝時就已露出敗相。
西班牙球員在比賽結束后
連續三屆大賽在點球大戰中出局,700 多腳傳球卻難換來一個進球,場下加練了 1000 次的點球三罰全失,在缺失了伊涅斯塔和哈維之后,年邁的布斯克茨也顯得形單影孤,如今的西班牙的 tiki-taka 只剩下了控球的皮相,卻失去了縱深穿透的靈魂。
葡萄牙迎來 " 豁然開朗 ",西班牙卻還在 " 畫地為牢 "。歸根結底,西班牙對于巴塞羅那 " 夢三一代 " 球員的依賴,尤甚于葡萄牙對 C 羅的仰仗。同樣是平均年齡 25、26 歲的年輕陣容,比起人才輩出的葡萄牙只需要一個能讓 C 羅坐上替補席的契機;西班牙想要從目前的戰術困境中突圍,卻不是靠著做減法或者輪換球員就能夠實現的。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 · 羊城派
圖片 | 新華社
責編 | 鐘聞一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