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3 日中午 11 點 30 分,廣州琶洲 15.1 方艙醫院內,清玲(化名)拍下剛領到的午飯照片。冬瓜燜鴨肉、雞排、油麥菜,她對今天的午飯很滿意。
(相關資料圖)
這是清玲在方艙里的第 8 天。
▲方艙正門。圖源:受訪者供圖
接到陽性通知沒有慌張
清玲是廣州一家醫院的護士,還有 2 年零 2 個月退休。最近一輪的疫情,讓她的工作強度倍增。連軸轉的工作節奏,讓她的體力已經達到極限," 累到說不出話 ",是她對自己身體狀態的描述。
11 月 25 日下午,交班后剛回到家的清玲正在家門口換鞋,防疫人員的電話打了進來。" 他們(防疫人員)的電話追得太快了,說我的核酸檢測呈陽性。" 她接到電話通知的那一刻,沒有慌張、沒有狂躁,麻木。
接完電話,清玲繼續換下鞋,走進房間完成了新冠抗原自測。20 分鐘后,自測結果是陽性。隨后,廣州市疾控中心的流調電話接二連三地闖進清玲的生活。
她的所有家人和眾多同事都被列為密接人員,陸續接到當地疾控中心的通知,被送到專門的酒店隔離。
" 我其實還是挺內疚的,他們都是受我牽連,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所幸,隔離觀察的結果已經出來,他們中間大部分都沒有被感染。" 清玲說," 除了一個和我搭檔的同事,在酒店隔離期間被確診感染新冠。更讓我內疚和擔心的是,她在沒被確診得新冠時,還回家照顧了兩個小娃娃。現在這兩個小娃娃正在酒店隔離,希望他們沒事。"
像患了一場感冒
確診陽性后第二天,清玲被閉環轉運至方艙。她從來沒有到過方艙,第一反應是好奇。辦理完手續后,清玲放下行李,開始 " 參觀方艙 "。在她眼里,方艙就像一個小社區,洗漱區、浴室、洗衣區、晾曬區、生活垃圾投放處、手機充電處、公共活動區,只要能想到的日常需求,方艙里都有。清玲意外發現,方艙里還有一個特殊區域——學生的上網課專屬區。" 所有人走到這里,都會自覺地放慢腳步、低聲說話。"
▲方艙為上網課的學生辟出的學習角。圖源:受訪者供圖
清玲繞著方艙走了一圈,回到床位上,護士已將當天的藥放在了她的床頭,是兩包中藥湯藥。出于職業習慣,清玲看了藥的配方和功效,這個藥是抗瘟解毒的中藥方子,比較寒涼,她的體質吃不了,只服用了兩天就沒有繼續。后來醫生給她換了一種藥,效果不錯。
感染奧密克戎病毒,對清玲而言," 就像得了一場感冒。只有干咳,沒有發燒,沒有流涕。"
清玲秉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看到有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感染后坐立不安,她說," 我都快退休的人了,癥狀也很輕,他們的身體素質那么好,更不必擔心了。"
11 月 30 日晚上,廣州降溫。方艙給感染者緊急派發了羽絨服。當天和家人的電話聊天中,清玲還忍不住 " 秀 " 了一把暖暖的羽絨服。
也是那天,廣州多區發布相關防疫通告,解除疫情防控臨時管控區。清玲很開心。" 這就是希望。好的開始,必然有好的結果。" 她說," 這三年,我們醫務工作者付出了不少艱辛。我的右手,因為連續地采集核酸樣本,腕關節處已經勞損,成了我們常說的‘核酸手’。付出了這么多,不就是為了有最好的結果嘛。"
" 異木棉花,開了 "
12 月 1 日早上 6 點 30 分,工作人員準時送來早餐:一盒豆奶、一個水煮蛋、一份煎餃、一個白面饅頭和一份糯米雞。清玲吃完早餐,繞著方艙散步,突然看到門外木棉花開。
" 異木棉花,開了。" 清玲說。木棉花多盛開在嶺南地區,她看到粉紅色的異木棉,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格外好看。她想,如果在方艙外,她一定會和女兒一起去拍照合影。
▲方艙門口的異木棉花。圖源:受訪者供圖
她女兒今年 22 歲,是個游泳教練。" 和我一樣,閑不住,滿城地尋找風景。" 清玲說," 我如果出艙了,配合新的‘ 20 條要求’,居家隔離 7 天后,要再去聞一聞異木棉花的花香。"
清玲早和老同學們規劃好旅游路線,打算退休后游遍全國。但出艙后一直到年底,她都得趕被落下不少進度的工作。
12 月 3 日,入住方艙第 8 天時,清玲有點興奮。前一天她的核酸檢測 Ct 值≥ 35,第一次達到陰性標準。只要連續兩天的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她就可以出院。這些天,她每天看著排著隊辦理出艙手續的人,很羨慕。
▲等候出方艙的人。圖源:受訪者供圖
果然,好消息傳來。她接到了護士的通知,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她也可以出艙了。
清玲決定將長沙定為退休旅游計劃的第一個目的地。" 好的開始,需要熱辣和刺激。" 清玲期待退休后,可以在長沙的橘子洲吹著湘江的風,在長郡中學外的小巷子里吃一碗地道的湖南米粉,在黃興步行街上喝著茶顏悅色聽著網紅唱歌。
" 看,8 天,轉陰出艙。新冠嘛,不過如此。對吧?" 清玲笑著說。
瀟湘晨報記者柴歸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