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詞落入霧中
【資料圖】
像孩子的球落入深草里
仍然在那兒誘人地
閃閃發亮,直到
發現那蓬勃噴發的金黃色
只是野生金鳳花。
——《康沃爾》露易斯 · 格利克
《 菊茂花香 》
許麟廬
齊白石晚年的親傳弟子許麟廬先生,于 1983 年贈予羊城晚報一幅《菊茂花香》,賀復刊后的羊城晚報 " 文壇日新 "。
只見芝蘭素石藤花間,三朵金菊恣肆燦爛,其華煌煌。菊花展現了齊派的 " 紅花墨干 " 風格:花體是較高純度的藤黃與濃墨線條的相交,搭配素色花葉、墨色花干,形成簡練強烈的對比形式,顯得沉穩而生機勃勃。
《菊茂花香》局部
芳友與共:和平畫店的藝壇佳話
菊蘭石等雅物相聚,恰似許麟廬先生勝友如云的藝術人生:他自幼從習民國著名學者、書法家、楹聯家方地山;23 歲與國畫大師溥心畬先生結為忘年交;與齊白石、李苦禪、徐悲鴻等大家的往來,促成其在 1951 年開辦 " 和平畫店 "。他以畫店為據點,云集了南來北往的老少書畫家、收藏家、藝術愛好者,不但為老師齊白石提供了書畫作品銷售的專業渠道,也為當時處境艱難的書畫家提供一個交流、寄售作品的場所。和平畫店成立的初衷,如許麟廬先生曾刻過的一方印章:" 取諸懷抱 "。
無怪,原本清淡雅致的 " 四君子 " 題,在《菊茂花香》中竟顯出一種溫馨。許麟廬先生繼承的雅俗共賞的齊派藝術,妙在藝術化的日常趣致,妙在活潑潑的生活氣。而菊花,是 " 齊家樣 " 的一大繪畫題材,齊白石把對真實物象的觀察,融入早期學徐渭、八大的文人筆墨中,并取法吳昌碩的古艷色彩,順應新時代市民階層對吉祥寓意的心理訴求,花形飽滿,畫面大氣洗練。
在 " 齊家樣 " 菊花圖式上得到糅合的雅與俗,反映了菊花文化的兩面性,也折射了傳統文人畫題材世俗化的過程。
齊白石《菊酒圖》1930s
(圖源:美術網)
以菊比德:君子隱士的東籬風致
菊花歷來被看作君子花、隱士花,其凌寒傲霜、枯而不落的特性為人稱頌。上溯古代文學,屈原 " 夕餐秋菊之落英 " 以菊標榜高潔人格,《九歌 · 禮魂》中的 "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以菊花物候特征,開后世抒情文學以菊喻秋的傳統。陶淵明東籬采菊的行為,為菊花注入隱逸內涵和高潔剛貞的品格。
隨著中唐社會動蕩,菊花的隱逸象征與陶氏隱居之風漸深入人心,具有老莊出世思想的 " 后百花而開 "、" 無竟于物 " 之品格為唐人所贊賞。宋代理學盛行,加之家國被侵帶來的民族情緒,菊的審美出現鮮明的倫理傾向,北宋以后菊花多被比作具有剛直品格的志士端人。南宋王十朋將菊花列入 " 歲寒三友 ",菊花開始入畫,與松、蘭、竹、枸杞等意象的組合增加、其文化內涵得以深化 [ 1 ] 。
南宋 朱紹宗《書畫菊叢飛蝶》絹本
元廷對漢族的壓迫統治,造成大批文人淡漠世事,寄情書畫。文人畫發展迅速,投射以文人品格的 " 四君子 " 題材在花鳥畫中的比例陡增,菊花成為花鳥畫的重要素材和獨立題材。錢選、 蘇明遠、柯九思、王淵等文人畫家摒棄多余脂粉,以水墨繪菊的傲雪凌秋。
至明代,菊花已成為 " 四君子 " 題材的固定元素。彼時文人畫中的菊花,有陳淳的雋雅格調,有徐渭奔放的 " 掃菊 "。還有清代朱耷扁方斫削的墨菊,惲壽平清麗的沒骨設色……
對于不以 " 再現 " 為依歸的文人畫,形式與意義的結合才是形象的完整呈現," 雅 " 的畫意,借由菊花等芳卉抒發。
明代 徐渭《雜花圖》卷 局部
清代 惲壽平《山水花鳥圖冊》局部
南陽之壽:延年登科的吉祥花卉
菊花最早作為指導農業生產的概念,出現在《禮記 · 月令》:" 季秋之月,鞠有黃花。",隨著古代社會的本草學形成,菊花的藥用價值顯現。在此基礎上,戰國時期的求仙活動和漢代以來道教的長生理論,賦予菊花延壽成仙的神異色彩。重陽節飲菊花酒消災的習俗,又使菊花具有了濃厚的民俗意義。而菊花以黃色為尊的觀念,既與先秦時期的黃老思想有關,也脫不開漢代形成的陰陽五行思想 [ 2 ] ,在文化視角觀照下,兼具現世實用與來世超越的意義。
宋代菊花意象也產生了世俗功利的內涵,據南宋洪邁《夷堅志 · 辛志》記載,成都府漢文翁石室壁有一菊花娘子,成為當地保佑讀書人科舉成功的神明。清代蒲松齡在短篇小說《黃英》中,用志怪的手法塑造了兩位菊花精,他們通過販菊致富向往美好生活,使清幽的菊花,兼容了市民文化的新內涵。
《黃英》封面
(圖源:百度百科)
在日常器具設計上,宋代定窯、耀州窯等已大量使用菊花紋。元青花靈活的釉下彩繪畫表現力,使陶瓷菊花紋裝飾以繪畫表現為主,且常常與吉祥象征的紋飾組合,如菊花和牡丹、蓮花組合的 " 富貴連壽 "。
明代初期官民窯發展迅速,彼時的菊花紋多承襲自元代。清代菊花紋進入彩繪時代,刻畫細膩、裝飾技法豐富,五彩繽紛的菊花紋寓意多子多福,承載民眾對富足家庭生活的向往。
清乾隆畫琺瑯菊花紋執壺,故宮博物館藏
雅繪入世:文人畫藝術的世俗化
18 世紀初,在水運便利、商貿興盛的揚州聚集了一批才情兼備的職業畫家,被稱為 " 揚州八怪 " 的他們,打破了傳統文人 " 以畫為娛則高,以畫為業則陋 " 的觀念,因審美取向受到市民階層以及商賈階層的影響 [ 3 ] ,他們將民間畫與文人畫、院體畫相融合,使得文人畫中雅與俗的界限開始模糊:有關現實生活的題材開始入畫,筆墨樣式不拘一格,題詩口語化——使畫面生動有趣、通俗易懂。
清 李方膺《四君子圖》冊頁故宮博物院藏
揚州八怪雅俗共賞的審美影響了近代的海上畫派," 海上巨擎 " 吳昌碩則對齊白石衰年變法影響巨大,促使白石老人將對真實物象的觀察,融入早前臨摹所建立起來的冷逸范式之中, 逐步確定為極富特色的齊家樣 [ 4 ] ,其筆下的菊花逸而不冷、艷而不俗。1925 年之后,在菊花題材的畫面中,紅、黃等鮮艷色彩與黑色的強烈色彩對比形式固定下來,各種物象的搭配也漸漸增多,如草蟲、群雞、螃蟹、麻雀,甚至是豆莢等果蔬等 [ 5 ] 。既是 " 獨耐人間冷 " 的品格象征,也是長壽幸福、吉祥有余的寓意代表。這種變革體現了時代審美風尚的發展,順應了新時代社會變革之后日益增多的市民階層的精神需求,也是齊白石內心的真實反映。
正如齊白石在《紅菊花》(1941 — 1944 年)一詩所寫:
半是仙家半畫家,醉余燒鼎煉丹砂。
丹砂誤作胭脂用,化作人間益壽花。
齊白石《茶壺瓶菊》1947 年
圖源:美術網
許麟廬先生的《菊茂花香》,呈現出 " 齊家樣 " 菊花之美。菊花雖小,卻是文人畫適應市民階層審美的重要見證,映射了雅俗文化的共生。
海西菊韻:西洋畫里的中國菊花
中國栽種菊花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 3000 年前的周代。公元八世紀前后,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 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 世紀傳入法國,19 世紀中期引入北美。
正當清末文人用水墨繪出菊花時,19 世紀下半葉的大洋彼岸,菊花以其絢麗的色彩和與東亞的聯系,受到法國人的歡迎。印象派畫家古斯塔夫 · 卡勒博特(1848-1894)在自家院子里種上了叢叢菊花,捕捉花朵在陽光下的微妙質感,正如好友莫奈對待睡蓮池塘那樣認真。
古斯塔夫 · 卡勒博特《花園里的菊花》1983 年
在后印象主義之父塞尚的畫中,菊花則帶有他獨有的力量感。
保羅 · 塞尚《菊花》1898 年 巴恩斯基金會藏
受野獸主義影響的中國近代畫家關紫蘭,她筆下的菊花蘊張力于沉靜中,自有一種內斂的渾厚。
關紫蘭 《菊花》1930 年代作
留法藝術才子常玉一生共創作了 133 幅花卉油彩作品,其中 55 幅以菊花為主題。這幅《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雖是油畫,卻充分繪出了菊花清幽傲立的情韻。
常玉《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1940-1950 年代
在萬物中,在東西文化間,菊花生長著。
[ 1 ] [ 2 ] 張榮東 . 中國古代菊花文化研究 [ D ] . 南京師范大學 ,2008.
[ 3] 黃瀅 , 陳楚楚 ." 揚州八怪 " 繪畫思想中的雅俗之辨 [ J ] . 美術教育研究 ,2021 ( 16 ) :60-61.
[ 4 ] [ 5 ] 齊駙 . 畫吾自畫——以齊白石 " 梅 "" 菊 " 題材為例再談 " 衰年變法 " [ C ] //. 齊白石研究(第五輯).,2017:208-225.
來源 | 羊城晚報 · 金羊網
責編 | 劉以杰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