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 IEEE
作者:Evan Ackerman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機器之心編譯
機器之心編輯部
這款無人機還處于原型階段,機翼由米餅制成,關鍵時刻,你可以把它吃掉。
小小無人機,竟然有人拿米餅(壓縮的大米花)作機翼,就像下圖這樣:
這個大膽的想法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別看它是用米餅當機翼,但這款無人機可以將有效載荷從自身重量的 30% 提高到 50%。要知道大多數送貨無人機的有效載荷只能占到自身重量的 30% 左右。
研究者之所以會研發這種無人機,主要是救援人員利用它可以高效地將食物運送給那些需要食物并且無法獲得食物的人,如果可以,在困境中的人也可以把機翼吃掉,與維持生命來說,損失機翼會是個很小的代價。
研究人員用壓縮的膨化米(米餅)設計了這種部分可食用的機翼,因為這種食品與新型泡沫塑料即發泡聚丙烯 ( EPP ) 相似。這種材料是無人機中常用的機翼材料,因為它既堅固又輕巧,膨化大米可以滿足這些要求。雖然它不如 EPP 強大,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并且米的價格實惠、易于使用且易于激光切割。
通常來講米餅是圓的,所以制作機翼的第一步是用激光把它們切成六邊形,這樣更容易粘在一起。米塊之間用明膠粘連,等它們完全干了之后,在用塑料和膠帶包裝機翼,以確保它在潮濕的環境中不會損壞。
機翼大小不是取決于飛行需求,而是取決于營養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普通的機翼可以產生 300 大卡的熱量,相當于一份早餐。
雖然這還只是一個原型,但這款半可食用無人機確實可以飛行,通過增加一個電機、一些用于驅動尾部表面進行控制的伺服系統和一個小電池,它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 10 米左右。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種無人機,IEEE 采訪了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Bokeon Kwak。
IEEE:機翼是什么味道的?
Kwak:可食用的機翼嘗起來就像松脆的米脆餅干,帶有一點明膠(它作為一種可食用的膠水將米餅干保持為平板形狀)。不過還尚未添加人工香料。
IEEE:你們接下來的研究方向?
Kwak:我們接下來會專注于其他結構部件,如機翼控制面(如副翼或方向舵)將由可食用材料通過 3D 食品打印制成。還有其他可考慮的事項,比如可食用機翼表面上的可食用 / 防水涂層,以及可食用機翼隨時間的降解測試。
其實這架無人機只是歐洲研究計劃 RoboFood 的一個應用,該計劃旨在以最大化性能和營養價值的方式開發可食用機器人。可食用傳感、驅動和計算都是該項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員正在向更具挑戰的可食用研究發起挑戰。
原文鏈接:https://spectrum.ieee.org/edible-robots
騰訊生態大會——騰訊云智能專場報名中
騰訊云全新 AI 架構全景首發
騰訊云 x 埃森哲《數智化轉型方法論》發布
AI 開發新范式:騰訊云 TI 平臺升級發布
熱點賽道解讀:《數字人產業發展趨勢報告》發布
傳媒、出行、消費電子等多行業應用實踐分享
THE END
投稿或尋求報道:content@jiqizhixin.com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