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 # 上萬元美容儀致臉部凹陷 # 引發關注。有網友表示,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儀后,臉部右側出現明顯凹陷且無法恢復,需要進行手術填充。是肌肉萎縮壞死嗎?不會脂肪溶解了吧?…… 一時間,網友的各種猜測隨之而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花費近 2 萬元,美容不成卻 " 毀容 "
網友 " 天使茅茅 " 近日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自己于去年花費 19300 元買了一款美容儀,使用之后發現右臉有兩道明顯的凹陷,一年的時間都沒有得到恢復,儀器使用時也像漏電一樣會有疼痛,涂了凝膠情況也沒有太大改善。后去醫院就診,醫生告知需要做填充來恢復凹陷。
在電商平臺搜索 " 美容儀 ",記者發現,不同產品的售價有從幾十元到上萬元的跨度,行業門檻偏低。記者在一些社交平臺發現,也有不少用戶反饋在使用美容儀之后出現了漏電、皮膚燙傷、臉部凹陷、皮膚過敏等情況。
自行使用家用美容儀,真的可能導致溶脂等嚴重不良后果嗎?南京鼓樓醫院皮膚科主任包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溫度過高確實有可能發生脂肪液化壞死,但這些情況并不多見。包軍主任回憶,前段時間遇到過一位 30 歲左右的女性患者,因為每天多次使用面部美容儀,不久便出現了面部紅腫發炎的情況,后經過對癥治療,并暫停使用儀器后就有所好轉。
有媒體報道,美容儀行業確實存在著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等情況。今年 7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發布過一則《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召回初普牌第一代 Stop Eye 家用射頻美容儀》的通告,因在極端情況下存在導致皮膚燙傷的安全隱患問題被召回,涉及數量超過 18 萬臺,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非專業設備很難精準解決問題
智能便攜、隨時隨地都可操作,加之 " 一次護理 ≈8 張面膜 ""7 天賦活膠原 ""14 天淡紋緊致 " 等充滿誘惑力的廣告宣傳語,讓家用美容儀成為不少人心中可以 " 逆齡生長 " 的利器,但它們的效果到底如何?
目前,美容儀主要分為三大類:射頻類、電流類和光照類。包軍主任介紹,皮膚老化主要在于表皮層和真皮層,日常的保濕和防曬可以保護延緩表皮層的皮膚老化,而無論是使用射頻還是微電流的美容儀器,它們的基本原理就是加熱皮膚的真皮組織,促進膠原的合成,以達到皮膚抗老修護的效果,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 正規的醫療美容是保養皮膚很重要的輔助手段,但問題就在于所謂的家用美容儀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包軍主任解釋,皮膚表皮不能加熱,所以專業的美容設備會有表皮冷卻裝置來保證安全和療效。而在加熱皮膚真皮組織時,溫度過低沒有效果,溫度過高會導致蛋白質變性,面部燙傷等副作用隨之而來。" 在達到效果和出現副反應之間的界限很近,普通人和非專業醫療儀器很難準確把握。"
專家提醒,對于家用美容儀,消費者無需盲目追求高價產品,應根據自身皮膚狀況來關注產品功能本身,了解其安全性參數認證、明確電流輸出、溫度等具體情況。在使用加熱功能時,不要隨意增加使用頻次或時間,以免損傷肌膚;使用帶有金屬鍍層的美容儀時,可以先在手上試用,無不適感后再用于面部。
來源:揚子晚報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