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興寧晚稻豐收 何志林 攝
又是一年晚稻收割季,廣東各地一派豐收景象,種植戶開動機器,忙于秋收冬種。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中發現,這些帶來了豐收喜悅的土地,有一部分原本是撂荒地。各地設法調動農民積極性復耕撂荒地,或者通過土地流轉,轉給有積極性的農戶或農業公司經營,土地資源被重新喚醒,為確保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
(資料圖)
肇慶
撂荒土地變成了金色稻田
羊城晚報訊 記者楊再睿,通訊員肇農宣、黃瑛居攝影報道:金黃色的稻田里,收割機轟隆作響,肇慶今年復耕的撂荒地,迎來了豐收的季節。記者從肇慶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肇慶今年晚造糧食播種面積 145.76 萬畝,同比增長 1.03%,其中晚稻播種面積 129.15 萬畝,同比增長 0.92%。
復耕荒地迎來大豐收
16 日上午,沐浴著晨光,封開縣種糧大戶、旺村村黨支部書記彭勇枝在田間指揮著收割機收割。脫粒、包裝、搬運上車,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活開了。
低垂的稻穗,圓鼓鼓的稻殼,彭勇枝說,作為撂荒地復耕首年,稻谷的長勢讓他充滿信心。他估算,每畝最少能收獲干稻谷 800 多斤。
而在四會市威整鎮,廣東華億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火森說,他們今年開墾撂荒地種植 " 威整稻香 1 號 "800 多畝,畝產量約為 1000 斤,產量比往年增加了 200 斤。
肇慶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晚稻收割接近尾聲,已完成晚稻收割 113.60 萬畝,占計劃面積 86.76%;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復耕復種 2.88 萬畝、累計復耕復種 5.87 萬畝,總復種率達 90.73%。
農民復耕積極性更高
晚稻豐收激發了農民復耕撂荒地的積極性。在肇慶高要區蓮塘鎮溫貫村,各種農業機械正在荒地里聯動作業,除草、犁地、松土一氣呵成。半個小時不到,原本雜草叢生的土地已經開墾翻松,一壟壟田埂整整齊齊,而田邊的灌溉渠在挖掘機的持續作業下,正逐漸成型。
在高要區農業農村局和蓮塘鎮政府的指導下,溫貫村由村集體與農戶簽訂《撂荒耕地代管協議》,代管經營權,并委托給農投公司進行土地平整,再流轉給種植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復耕復種,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村中 130 畝 " 沉睡 " 土地重煥生機。
種糧大戶、旺村村黨支部書記彭勇枝看著飽滿的水稻充滿喜悅
梅州
創新種養模式迎來增產增收
羊城晚報訊 又是一年豐收時,梅州大地一片金黃。曾被撂荒的土地上也長出了金色稻穗,帶來豐收喜訊。今年以來,梅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目前,梅州全市完成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約 280 萬畝,比去年有所增加,眼下已全面完成省、市部署的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任務。
荒地通過 " 轉手 " 盤活
在位于興寧市坭陂鎮的興寧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示范基地,收割機來回穿梭,在聲聲轟鳴中將水稻 " 收入囊中 ",再噴涌出金黃的谷粒,這些沉甸甸的豐收成果便有不少產自曾被撂荒的土地。
這片土地地勢平坦,適合機械化耕作,然而由于多種原因,曾經有大片土地被撂荒。當地積極行動,通過土地流轉,讓有實力、有意愿的農業企業接手。此外,坭陂鎮采取了獎補政策,進一步提升農戶開發撂荒地的積極性。
坭陂鎮是興寧市有序有效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的一個縮影。目前,興寧市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 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比去年有所增加,昔日撂荒地已成致富田。
探索出稻蝦共作模式
梅州撂荒耕地種類多,除平整的水田外,還有湖洋田、旱地等,面對不同自然條件的撂荒地,梅州各地因地制宜,選種合適的農作物,也探索出了新型種養模式。
在五華縣梅林鎮,本為低洼積水的撂荒耕地在廣州市番禺區派駐五華縣梅林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支持和當地政府的努力下," 搖身一變 " 成了 " 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 的稻蝦共作基地,原本并不優越的種植環境反而成了優勢,在復耕復種的同時還提升了經濟效益。
對比單一的種植模式," 稻蝦共作 " 模式平均每年每畝可增收 6000 至 7000 元。截至目前,五華全縣累計培育稻蝦共作產業經營主體 34 個,建立基地 34 個,面積 2190 畝。除 " 稻蝦共作 " 外,梅州各地還涌現了 " 稻魚共生 "" 稻鴨共養 " 等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在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的同時,有效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丘銳妮 賴嘉華 溫焱光 何少新 鐘遠鋒 覃相貌)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