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周京添正在配送藥品 陳歲豐 攝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釗
" 你好,你選購的商品已經送到卡口了。"14 日中午,在廣州海珠區南洲街道后滘村,外賣騎手張海華將一大袋生鮮物資轉交給了網格卡口處防疫工作人員,不久后,這批物資接力配送至市民手中。
【資料圖】
" 接力送 " 打通物資流轉
由企業組成的社會抗疫保供力量逐漸成為管控區城市供給的重要途徑。近日,美團及餓了么在海珠區內與部分街道探索建立 " 接力配送 " 網絡。
所謂 " 接力送 ",就是指貨物先運到網格外分揀,再由網格外的騎手送到不同的網格區域。從廣州大道南進入后滘村范圍,可以見到一排水馬圍住的管控區,每隔 1 公里左右還能見到水馬間設置的 " 關口 "。
" 海珠防控升級后就不能進村了,直到 12 日設立了這個分揀點,我們打通‘接力送’才恢復了物資配送。" 餓了么騎手站點負責人黃向前告訴記者,每天上午,滿載物資的大貨車會到達瀝滘牌坊附近的物資分發點,他便開始組織騎手分揀貨物。
餓了么騎手張海華負責 " 接力 " 的 " 第一棒 ",從瀝滘牌坊的 " 分揀點 " 領取貨物后,他需要把貨物送到離分揀點 2 公里外的 " 網格卡口 "。在這里,防疫人員會登記收貨信息,并將物資交給負責 " 第二棒 " 的餓了么騎手李澤明,由他把物資配送到指定的網格區域。
而在海珠區廣州大道南名粵廣場,美團外賣騎手周京添和王建平正把藥品交給卡口的志愿者。周京添說,每天他們都會在管控區外的固定地點駐守,相關部門將居民所需的藥品用卡車運送到該地點,由騎手志愿者送到管控區卡口,卡口志愿者再將其送到對應居民家中。
"11 日那天,我就送出了十幾單藥品。" 周京添說,駐點到各個卡口大多距離兩三公里,他很快就能送到;騎手王建平也說,自己也住在該區域,對附近路況很熟悉,報名當志愿者是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投放無接觸配送保供站
針對當前快遞員無法正常進入封控區社區、樓宇問題,廣州海珠投放了社區無接觸配送保供站點位。
" 無接觸配送保供站主要設置在居民樓 / 社區服務點 100 米處。" 廣州海珠區臨時管控區域內,黃建強和其他幾名京東快遞小哥整理著方便面、牛奶、大米等物資。據了解,京東物流在相關封控區域街道處搭建無接觸保供站,并向其他快遞、外賣開放,打通封控區域內外中轉渠道,并在所有包裹貼上 " 已消殺 " 和標明收貨人地址的貼紙。
無接觸配送保供站前期預計投放二十余家。截至目前,已在白云區沙貝營業部、塘貝營業部、番禺區里仁營業部、海珠區南洲營業部、花都區營業部等多個封控社區點位完成無接觸社區保供站落地投放。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5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
頭條 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