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林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副主編
(資料圖)
最近因為疫情原因,全國很多地方中小學孩子都轉為線上學習,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線上學習會產生不自律、分心等問題,擔心孩子在家里沒有能夠歐持續像學校學習的習慣,回校后學習能力會下降。
但持續學習不等于死記硬背,更不等于上補習班,我們推薦在這個過程中給孩子選擇有趣又實用的學習內容資源,反而能夠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與內驅力。
下面給孩子推薦一份超實用的理科學習模擬器——由 200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爾 · 威曼創辦的PhEt 免費網站(有中文版,國內國外都可以上),6-18 歲中小學生均可觀看與互動。
理科思維啟蒙的三大原則
讓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這個網站中,晦澀的理科知識全都變成好玩的互動游戲。網站至今已為上億學生和用戶使用,堪稱全世界孩子理科學習與思維啟蒙之寶藏!
在介紹這份資源之前,先來說說創始人的厲害之處。
卡爾 · 威曼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現在擔任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去年還拿了被媒體譽為 "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 " —— 2017 年的 WISE 教育項目獎,得獎理由正是創辦了 PhEt 網站。
為什么要創辦這個網站呢?這就要提到威曼教授對理科學習的見解了。當他還是一名大學助教的時候,就發現很多孩子花了十七年的時間學習,來到實驗室,根本不敢也不能做實際的項目,甚至無法真正理解什么是物理學……
威曼認為,這完全是學習方式出了問題。打個比方,學烹飪的徒弟們拜師學藝,如果廚師僅僅是大講特講理論知識,卻不讓學徒去多煮幾次,到最后,學徒只能成為 " 理論的巨人 ",什么菜都做不好。
學習也是這樣的——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普遍缺乏和實際生活的聯系,那么盡管學得再好,在考試時、在生活中,都很難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因為他們學的都是 " 死 " 的知識,是書本上由別人歸納出來的,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變成思維方式。盡管真的能解決問題,也只能按部就班,很少會有創新。
這種僵化的思維方式,是學理科最忌諱的。因此,威曼教授認為,要學好理科,就必須做到這三點:
1、 不能死記硬背,要把知識變活,掌握背后的思維方式;
2、 學習的過程要足夠有趣,參雜很多生活情景,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3、 遇到問題時,要主動提問,并且及時解決。
遵循這三大原則,他下決心創辦了 PhET 這個新型課堂,讓孩子從探索中找到知識的樂趣,真正激發內在驅動力。
接下來,我們就按照地球科學、物理、化學、生物、數學五個類別,與您逐一探索這些資源的魔力。
(* 溫馨提示:每個類別的文字介紹下面,拉至文末可查看獲取資源的方式)
地球科學:感受 " 掌控宇宙 " 的樂趣
在遙遠的外太空,地球、太陽等天體,都是怎么運轉的呢?這個資源就讓你直接體驗一下操控這三個事物的感覺。通過調整恒星和行星的比例,看到重力和軌道的變化:
那萬有引力又是怎么回事呢?最直觀的還是放到生活中去理解,比如一個質量為 50kg 和一個質量為 200kg 的人,互相施力,他們的力度會如何隨著距離而變化呢?通過拖拽兩個小人,可以看到數值的變化:
(地球科學的界面內容)
物理:把零散知識變成連貫體系
在物理學習中,勢能和動能的區別會讓孩子傻傻分不清楚,這個動圖就非常生動地演繹了一遍。通過模擬小人的運動場景,讓孩子有代入感,激發興趣;左邊動能與勢能的也隨著運動而變化,非常直觀:
再如這個 " 浮力實驗室 "。木頭和石頭,雖然質量相同,但把它們放到水里面之后,位置卻完全不一樣:
如果孩子不理解,可以點擊左下角的重力和浮力按鈕,看到兩個物體的具體數值,理解重力、浮力、質量、體積之間的關系,把零散的知識點連成體系。
還有許多平常根本看不到的現象,網站都做成了視頻,讓人一目了然,比如電荷的運動:
以及光的折射和反射:
(物理知識的界面內容)
化學:再抽象的概念也能看懂
酸堿中和是怎么回事?單憑 ph 試紙、幾條化學公式,孩子很難完全理解。這個游戲就用顏色、形狀不同的粒子區分酸離子和堿離子,幫助孩子記憶 ph 試紙上的顏色具體代表什么。
還用圖形提示你各種常用的實驗方法——比如 ph 試紙測試酸堿度、電極測試導電性:
化學方程式如何配平?這次也采用了游戲闖關的形式,不僅提供一條式子要求填空,填完之后,還會用不同的形狀把式子具像化,讓你一眼看懂離子的結合,而不是死記硬背公式:
如果配錯了,點擊顯示原因,就能看到天平的兩端,知道自己弄錯了哪一步、具體怎么改過來。
(化學知識的界面內容)
生物:嘗試更新鮮的 " 學習方式 "
這個資源會教孩子各種跟生物相關的知識,比如通過模擬器來講述生物的多樣性、物競天擇到底是怎樣呈現的 .......
(孩子可以通過改變自然環境的條件,從而可以發現自然篩選動物的機制)
如果一不小心沒有設置天敵,兔子將會主宰整個地球,這其實也間接地讓孩子了解到物種入侵以及動物有天敵制衡的重要性,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缺一不可。
再比如說,基因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如何從分子生物工作箱中獲取各種物質,放到基因條上,組合拼湊,看看能生成多少種蛋白質。當然,這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有點難了,但對于激發學習興趣、拓展視野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如果知識都能這樣學習,相信孩子們一定會越學越上癮!
(生物知識頁面)
數學:及時反饋讓孩子愛上答題
PhET 數學類的資源,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好玩和刺激。因為引入了游戲中最讓人興奮的機制——及時反饋。
比如,在這個周長和面積專題中,就不是簡單地給你一道題目,叫你算數,而是直接給出面積或周長數值,讓孩子從四種不同組合模型中,選出符合這個數值的圖形組合方法:
答對題目之后,會蹦出一個笑臉和一個 "win" 的音效,過程就像升級打怪。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還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計時。
而在算算術中,同樣用上了圖形,幫助孩子更直觀地理解乘積、因數等概念,比如 3*3=9,孩子會在這個大的表格上看到紫色區域,剛好是 9 個格子:
而且題目都是輪番變著法子考孩子的,不是直接問你 12 除以 3 等于幾,而是讓你填空,要用逆向思維去想,培養孩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
說到抽象的分數時,為了讓知識點顯得易懂,還用上了不同顏色的方塊,并且要求你對比大小:
如果選錯了,也會告訴你原因:
(數學知識的頁面)
最后想強調一下——以上資源再有趣,終究只是輔助孩子學習和探索的工具,如果有更好的學習方法,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歸根到底,杜絕假期滑坡不是要苦哈哈地汲取知識,而是讓大腦保持活躍,讓思維永不枯竭。
資源免費領取 |點擊下方 "預約" 按鈕,并返回少年商學院公號對話框,回復「領資源」,我們會將上面提到的 PhEt 學科模擬器資源發送給您,讓孩子在家也能愛上學習。
直播預約 | 11 月 14 日(周一)早上 8 點,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張華老師,將在少年商學院視頻號與大家分享「如何引導孩子從小學會自學」,與大家分享引導孩子在家自學的方法以及解答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干貨滿滿,歡迎長按下方海報預約直播!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3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2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