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科創展示空間、最具親和力的城市品質空間、人才聚集空間即將在湘江西岸拔地而起。11 月 8 日,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舉行湘江科學城規劃工作新聞通氣會,會上發布了湘江科學城概念規劃。
選址湘江西岸科創走廊,布局 " 一軸兩帶六組團八片區 "
(資料圖)
湘江科學城規劃選址選址于湘江西岸科創走廊,臨湘江西岸,北起長芷高速,南到白云路、滬昆高鐵、九昭東路;西至黃橋大道、伏林大道、杏花路,東臨瀟湘大道,面積約 145.5 平方公里。
湘江科學城依托自然山水格局,規劃布局形成 " 一軸兩帶六組團八片區 " 的空間格局。" 一軸 " 為依托科創大道 ( 萬家麗路西延線 ) ,打造東西向延展的科創主軸;" 兩帶 " 為沿湘江、潭州大道、河西快線形成科教產融合創新帶,于長潭西高速以西,從智能網聯片區至湘潭大學城形成高精尖產業創新帶;" 六組團 " 為智能制造產業創新區、科教融合示范區、前沿科學創新區、產研融合創新區、成果轉化區、戰略產業聚集區;" 八片區 " 為智能網聯片、觀音港科技孵化中心、湘江實驗室 ( 大科學裝置 ) 、大學科創港、總部創新中心、興隆湖創新中心、國際人才小鎮、科技展示交流中心。
在科創基礎方面,劃定的湘江科學城北臨長沙高新區、岳麓山大科城和洋湖總部基地,南含湘潭九華經開區,周邊科創資源密集;
在生態本底方面,范圍內有獅峰山、楊梅山、南谷山、白泉山、靳江河、觀音港、白泉河及長株潭生態綠心等生態資源,自然資源稟賦優越,呈 " 四山四水一心多廊 " 的現狀生態格局。
在交通區位方面,范圍內有長潭西高速、長韶婁高速、潭州大道、瀟湘大道等公路交通,已有湘潭北站高鐵站及在建的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與規劃的長衡城際鐵路,交通便捷、對外通達,對周邊區域帶動性強。
在用地條件方面,選址范圍內地形以低丘緩坡為主,農用地占 83%,建設用地占 16%,建設條件良好。
在配套環境方面,大王山片新學士路沿線及以南有湘潭理工學院、南雅湘江中學、博才花溪小學、博才桐溪小學、省五一九醫院、待建的省兒童醫院(西院區)、巴溪洲、獅峰山森林公園、白泉森林公園、長株潭綠心、鵝洲、興馬洲、和美購物廣場、恒大童世界主題樂園、桐溪古鎮等教育、醫療、公園綠地等公共服務配套,配套條件相對較好。
匯聚高端創新要素,提升全創新體系整體水平
據悉,規劃建設湘江科學城,是全面落實 " 三高四新 " 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的實際行動,是推動長株潭都市圈發展的新引擎,對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具有引領性、支撐性、基礎性作用。
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高地的關鍵之為。通過建設湘江科學城,聚合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實驗室、戰略科技基礎設施等創新要素,聚焦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聯合攻關,有效解決全省原始創新能力不夠強、創新資源整合不夠好、力量布局比較分散等問題,以一流平臺、一流人才,創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貢獻,助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建設湘江科學城,有利于匯聚高端創新要素,提升湖南省創新體系整體水平,更好地賦能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更好地融入全國全球創新網絡,搶占高端產業、未來產業及數字經濟戰略先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推進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和強省會戰略的務實行動。通過湘江科學城建設,一方面能加速長沙、湘潭兩地空間融合,推進長沙、湘潭兩城功能、服務、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能增強長沙對全球科創要素資源的吸引力,以更高水平助力強省會戰略實施。
建設高品質城市的精品之作。湘江科學城具有便捷的區位條件、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深厚的歷史底蘊基礎,通過高質量規劃、高品質設計、高水平管理將促進城市功能和品質全面系統提升,努力實現 "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煥發出高品質城市的獨特魅力。
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高地
關于湘江科學城的目標定位,發布的規劃概念中日到了五個打造。
打造最具創造力的科學策源空間。立足全省、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布局實施一批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重大項目,率先突破一批 " 從 0 到 1" 原創性成果,打造原始創新、融合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標桿。
打造最具親和力的城市品質空間。堅持 " 以人為本、以城聚人、以城促產 ",突出綠色智慧發展理念,突出生態環境與科學功能有機融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內涵、塑造城市風貌,打造高品位、高顏值、高格調的山水新洲城。
打造最具影響力的科創展示空間。堅持科創性和展示性相統一,集聚最好科技設施、最具實力研究機構、最優秀科技人才、最尖端科技成果,形成 " 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高地 " 的集中展示窗口,讓湘江科學城成為湖南創新的閃亮名片。
打造最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空間。以全球視野、國際思維構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平臺體系,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學術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服務全省、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人才樞紐。
打造最具帶動性的創新發展空間。堅持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水平躍升,立足長株潭向周邊輻射,聚焦全省力量,爭取國家支持,形成引領未來的制高點,不斷增強輻射力、影響力、帶動力。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 通訊員劉泉子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