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 通訊員 馨瑤
2022 年 " 文化北海 " 建設活動周于 11 月 7 日上午在廣西北海開幕。作為本屆活動周的特色主題采風活動—— " 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北海采風行 " 同日舉行。媒體代表們從大灣區媒體視角出發,多維度了解北海發展,見證北海發展成就。11 月 7 日下午,采風團一行走進金海灣紅樹林,全方位了解這片 3000 多畝的 " 海上森林 "。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
(相關資料圖)
據介紹,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位于北海市東南隅,史稱 " 大冠沙 ",屬濱海濕地,擁有 4.5 公里長的海岸線,面積約 6000 畝,其中紅樹林面積超 3000 畝,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共存共生的代表,擁有獨特而稀有的自然景觀。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分布著一大片密密匝匝的紅樹林,漲潮時饒有 " 猶抱琵琶半遮面 " 的情趣,只有部分婀娜的樹冠露出水面;退潮時,又呈現 " 千呼萬喚始出來 " 的畫面,帶有海泥芬芳的樹干含羞而露,完整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紅樹林被稱作 " 海上森林 ",是熱帶亞熱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其枝繁葉茂、根系發達,能牢固扎根于海灘淤泥中,形成一道與海岸線相平行的天然屏障,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
金海灣紅樹林是生長在市區的紅樹林。在城區存在如此大面積的紅樹林,為全國罕見。2018 年 12 月 1 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樹林資源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更讓金海灣紅樹林保護有法可依。
金海灣紅樹林
金海灣紅樹林還是廣西乃至全國大陸海岸發育良好、連片大、結構較典型、保護較完整的紅樹林,與海南、廣東、福建等省的紅樹林多為泥質土壤不同,金海灣紅樹林生長環境為沙質土壤,面積為國內最大,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理學意義。
此外,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作為濱海濕地,也為各種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多樣化的生長環境,形成了多樣化的生態系統。這里分布有許多具有重要科研、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種類,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特征。
景區內還分布有一家以疍家文化為主題的 " 疍家民俗園 "。疍家是我國沿海水上居民的統稱,民俗園通過復制疍家人的生產、生活用具以及近、現代的捕漁器具,全面反映疍家人的生產生活習俗,方便游客們更好地了解北海歷史悠久的本土文化。
白鷺亭
2017 年至今,保護區先后獲得 "2018 年度國家服務業標準化試點 "" 廣西壯族自治區服務業品牌 "" 廣西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 廣西智慧旅游示范企業 " 等稱號。景區內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條件日趨完善,其獨特的紅樹景觀、灘涂濕地景觀和疍家民族風情,深受國內外游客青睞,也成為展示北海濱海濕地風情與疍家文化內涵的重要窗口。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