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多所高中調整高三數學復習策略,增加備考難度、復習時間、考題練習量,強化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運算能力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目前高三備考進入第一輪復習階段。近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走訪各中學發現,廣州多所高中調整了本屆高三的復習策略,特別是針對數學科,備考難度、復習時間、考題練習量均有所增加。反觀中考備考,一些初中生家長反映,在 2022 年中考高分考生增多、普高錄取分數線上漲的情況下,部分初中學校降低了數學科的日常教學難度,重點教學目標為保基礎。
(資料圖)
由此,不少學生和家長疑惑,中高考 " 指揮棒 " 對數學的要求究竟是高了還是低了?記者采訪了解到,中高考 " 指揮棒 " 對數學思維、情境問題、運算能力的要求一脈相承。部分學校調整高三數學復習策略,是出于高考數學越來越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等的考慮。有教師建議,從小學、初中階段開始,就要強調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
適當提高數學復習備考難度
本學期開始,廣州不少學校調整了高三第一輪復習策略。日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走訪了解到,針對數學科,這些學校提高了復習備考難度,增加了該科目的復習時間、考題練習量,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答題速度。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數學科組長周建鋒介紹,今年該校高三數學科目的備考,一方面適當提高了備考難度,另一方面將貫徹落實 " 通性通法 "。所謂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規律性和普遍意義的數學思想方法,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每個數學知識點蘊含的原理,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陌生情景下的陌生問題,實現掌握本質、以不變應萬變。
" 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不盲目刷題背套路,要融會貫通加強數學思維,真正具備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其次,要保持一定的考題訓練量,增強計算能力,加快答題速度,常規題盡量不失分。" 周建鋒表示,高考數學不僅要求考生會做題,更要求考生在短時間內找到最優解,考題會從難度和速度兩個維度考查學生。
廣州市執信中學通過 " 思維體操 " 訓練,強化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情境問題的能力。" 老師們會精選一些比較典型的數學應用題去啟發學生,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問題,以提升他們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執信中學高中數學副科組長、高三備課組長朱清波表示。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奧數班老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陳經緯表示,該校高三數學復習突出對主干知識的深層次考查訓練,在數學知識方法應用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上下功夫,重視小題的一題多解,厘清數學知識來龍去脈,探究數學求解過程中的本質,提高學生學科素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運算求解能力,教會學生根據題目特點進行合理優化的運算。
廣州市第五中學數學科組長李大偉提到,針對高三學生的備考復習,學校分階段制定了復習策略,前期以主干知識為主,精講適練,后期以解決學生問題為主,多練精講,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能夠靈活運用。此外,為做好高中三年的整體教學規劃,該校高一、高二數學授課不再以現成的教輔資料為重點,而是由老師根據新課標理念,針對新教材自編適合五中學生特點的導學案進行教學,強調基礎性、綜合性,注重數學本質、通性通法,淡化解題技巧,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避免盲目刷題、背誦套路
本屆高三數學復習策略緣何發生變化?記者了解到,多所學校調整數學復習策略是由于 2022 年高考數學體現出新特點和趨勢,學生普遍反映 2022 年高考數學科目題目較難,一些平時靠刷題和套路取得優秀成績的同學最終未取得很好的分數。
"2022 年高考數學科計算量大、新情境題型較多。相比 2021 年的考卷,一些題目難度有所增加。加之考試時間有限、心情緊張,學生不免覺得難度增加。" 周建鋒表示,2022 年高考數學單選題第 7 道題難度增大,要構造函數且運算量不小,不少學生沒能攻克。
" 送分題明顯減少、考察思維靈活度的題目占了一大半、情境化試題占二三十分。" 朱清波分析認為,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不會像傳統數學題那樣直接給出條件、數據、目標問題,如今,高考改革強調回歸現實,著重用情境化試題考查學生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條件和數據,構建數學模型進而解答的能力。
朱清波舉例說,以 2022 年高考數學倒數第三題為例,題目以醫療團隊為研究某地方性疾病與當地居民衛生習慣的關系為背景,給出病例組和對照組數據,考查統計方面的知識點,要求考生定量、定性分析判斷患該病是否與衛生習慣有關,以及有多大關系。
" 情境化的試題就是現實生活或數學領域中的真實問題,學生必須真正理解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理解它們怎么來的、如何運用。只有這樣,在面對陌生問題時,學生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決。" 周建鋒表示。
周建鋒還提到,2022 年高考出現一些平時數學成績優秀的同學最終考分不理想的現象,究其原因是這類學生往往只是盲目刷題、背誦套路,遇到情境化問題時數學思維的漏洞和弱點就暴露了出來。他提醒學生,數學學習切忌只記結論不關注過程、只記套路不懂原理。
中高考 " 指揮棒 " 一以貫之
反觀中考 " 指揮棒 ",一些家長反映,在 2022 年廣州中考高分考生增多、普高錄取分數線上漲的情況下,部分初中學校卻以保障基礎得分為重點教學目標,降低了數學的日常教學難度。結合高考出現的考題難度增加、難得高分的情況,一些學生和家長困惑,數學學習到底該保基礎還是沖難度?
不少教師和專家認為,高考和中考數學一脈相承,都強調數學思維和素養的考查,強調學生解決情境問題的能力。
" 近三年,廣州中考的數學科在考查知識、考試結構和題型、試題難度上基本穩定,但穩中有新意。一是背景材料的選擇上更偏向于創設真實情境;二是借鑒高考的新題型試題,設問更加開放;三是命制形式靈活,設問精巧、創新,體現思維。" 廣州市初中數學中心組成員、廣州市第五中學數學高級教師黃麗君表示,這些特點說明廣州中考 " 從簡 " 但不 " 簡單 ",簡化的是重復性的內容,提高的是對學習能力的要求,試卷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強調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綜合應用,強調數學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
黃麗君舉例說,2022 年廣州中考數學第 23 題,利用太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和標桿測量旗桿的高度,問題呈現形式借鑒高考新題型," 類似于這類題目,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感悟在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 "。
"2022 年廣州中考平均分的確提高不少,但 105 分、110 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并沒有大幅增加,從試卷難度來看,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區分度。" 執信中學初中數學副科組長陳志紅表示,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不同,對于中等生來說,打好基礎的同時要盡量 " 踮腳 " 夠難題,優秀學生尤其目標是第一梯隊高中的學生,則要提高數學思維、訓練自己攻克難題的能力,為高中及大學的學習打好基礎。
中小學就要強化運算能力
針對當前的數學教學要求,周建鋒提醒,老師們要深入講解和分析基礎概念," 把各種題目類型分類整理好直接教授套路的教學方式不可取,雖然搬運這些套路會讓學生覺得做題很有效,但學生沒有弄懂基礎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非常危險,難以支撐其長遠的學習需求 "。
朱清波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要用好數學教材,警惕本末倒置,抱著課外材料讓學生刷題。他提到,教材上的題目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的,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性,很多考試命題是課本上題目的變形。
朱清波還表示,中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也要注重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在小學階段,老師需要講清楚算理(加減乘除的道理),幫助學生 " 扣好第一顆扣子 ",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到了初中階段,學生們要警惕總是出現粗心算錯的情況,要在平時的學習中保持計算量和做題節奏,持之以恒攻克計算難關。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