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評論員 高路
近日,湖南永州。一男子以 " 班主任 " 身份拍攝視頻走紅,視頻中,該男子留著光頭,眉毛黑濃,長相 " 霸氣 ",還穿戴皮衣項鏈,語氣又頗為拿捏,壓迫感十足,被不少網友戲稱 " 史上最兇班主任 "。
" 最兇老師 " 也是最火老師,熱搜榜上居高不下,網友討論熱烈,相關新聞輕易突破 "10 萬 +"。正當大家追尋真相時,永州教育局回應,男子是網紅,冒充教師拍視頻,已報警。
從流量上看,視頻無疑是成功的,但是這樣的流量卻來得極不光彩。
其一,不該拿老師的形象制造話題。因為個性的不同,老師也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風格,老師也并非完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現實中近乎完人的為師者形象是不存在的。但是,這不代表當老師就沒有一定的規范了。從網友的反應來看,顯然,大家對心目中的老師形象是有期待的,博學多才,嚴厲卻不失寬容,既是良師也是益友。
該男子雖未在視頻中說出有損老師形象的話,但其穿著打扮,展現出來的肢體語言,顯然不符合大家對老師的期待。這不是以貌取人,也與長相無關,而是一個職業形象、職業操守的問題。
其二,混淆了真與假的界線。視頻傳播之所以能獲得巨大的流量,是因為貼上了 " 班主任 " 這一標簽,正是老師這一職業與視頻呈現出來的內容之間巨大的反差才是此視頻的流量密碼。如果是演戲,這樣的視頻根本不會有多少人關注。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短視頻的操守問題,怎么來分辨真假。
短視頻的流行給我們展示了各行各業真實的一面,豐富了大家的認知,讓普通人成為了被關注的對象。同樣的,短視頻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一些短視頻以記錄生活為名,行的卻是劇本創作之實。有演老師的也有演農民的,有些記錄是擺拍剪輯的,有些人設是刻意營造的。由于缺少權威的認證,大家不知道是真是假,這讓大家觀看類似視頻時總是抱著幾分疑問,這種真假界線模糊的弊端就會在某些關鍵時刻暴露出來。
" 最兇老師 " 的視頻正是利用了這一漏洞,讓大家產生了誤會。雖然視頻作者在事后作出了說明,當地教育部門也及時作出了回應,但影響已經產生,流量無法撤回。
從長遠看,類似的短視頻頻繁出現損害的是短視頻和平臺的公信力。失去真實,短視頻的生命力也就不在了。可見,短視頻也需要一個建立公信力的過程。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6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5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