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市場物資充足,市民放心采購
10 月 30 日廣州市新增 527 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蔣雋 鄒麗珍
圖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周巍
近日,廣州市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數仍在持續攀升。在 10 月 31 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022 年總第 106 場)。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屹指出,本輪本土疫情呈現輸入途徑多樣、落地陽性的來返穗人員職業分布多樣、陽性個案軌跡復雜等特點。目前,管控區域中的人員依然存在流動、交集和個人防護不足。同時,本輪疫情新冠病毒變異株多種亞型疊加、傳播速度快等,這些均使得廣州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521 例在隔離觀察或管控區域中發現
在發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屹通報,10 月 30 日 0 時至 24 時,廣州市新增 527 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521 例在隔離觀察或管控區域中發現,6 例感染者在社區篩查或發熱門診檢測中發現。
張屹指出,當前,海珠區新發病例主要集中在江海街、赤崗街、鳳陽街和南洲街等高中風險區域,與前期上述區域內部分人員流動有關。另外,10 月 31 日在沙園街發現 1 例陽性個案,目前已劃定管控區域,開展涉疫場所排查、密接人員追蹤等處置工作。
天河區疫情傳播鏈條清晰,形勢趨穩。龍洞街、沙河街、沙東街等局部聚集性疫情得到初步遏制,龍洞街區域內的高職院校及周邊城中村疫情傳播風險降低,沙河街片區服裝商業城疫情正在抓緊處置,目前新增病例均在密切接觸者和高中風險區域內發現。
白云區黃石街、嘉禾街城中村疫情趨勢向好,新增病例均在高中風險區發現。大源街昨日僅新增 1 例零星病例,傳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30 日,白云區新增散發病例分布在松洲街、石井街、同德街、新市街,仍有社區傳播風險。
正持續優化風險區域網格化管理
廣州市疫情防控面臨境外輸入、省外輸入、本土反彈三重壓力,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張屹指出,10 月 1 日以來,廣州市累計處置各類涉疫事件超過 260 起。" 本輪本土疫情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輸入途徑多樣,疫情通過航空、港口、鐵路、公路貨運和自駕等方式持續輸入廣州;二是落地陽性的來返穗人員職業分布多樣,涉及貨運司機、游客、返校學生、來穗就醫等多個群體;三是陽性個案軌跡復雜,涉及城中村、網吧等密閉場所,醫院、各級各類學校、大型商超和批發市場等。" 張屹說。
近日,廣州市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數仍在持續攀升,其主要原因仍是管控區域中的人員依然存在流動、交集和個人防護不足。同時,本輪疫情新冠病毒變異株多種亞型疊加,傳播速度快,給排查處置帶來很大困難。廣州正進一步根據疫情發展特點,持續優化風險區域內網格化分類管理措施,減少人員交叉感染。
風險區復學時間將在科學研判后及時調整
在發布會上,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學明介紹,按照科學精準防控要求,目前花都區、白云區、海珠區和天河區的龍洞街、沙河街、沙東街的中小學暫停返校,開展線上教學,幼兒園暫緩返園。高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實施封閉管理。全市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暫停線下教學,托管機構暫停服務。
風險區內學校復學和學生返校工作,各區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科學研判,及時調整并提早向社會公布。
另外,陳學明還指出,從近期涉校陽性病例感染途徑的梳理和分析發現,中小幼學生主要的感染途徑為家庭同住親屬感染,大學生感染途徑多為社會面或同校同學感染,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還是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因此,他提出要嚴格校門管理,加強校內家屬區和第三方從業人員管理,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入校。高校要加強師生出入管理,非必要不外出。同時學校要減少聚集性活動,暫停跨區、跨校聚集性活動,暫停校內聚集性活動。
廣州天河:30 日對服裝市場采樣均為陰性
在現場,廣州市天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凱旋介紹,天河疫情處置工作正處于攻堅階段,全區正全力以赴阻斷疫情發展。天河區本輪疫情呈多點散發、局部小規模暴發的特點,涉及龍洞、沙河等多個街道,傳播鏈條總體清晰,主要通過家庭內續發和學習(工作)場所續發。
關于沙河街某服裝商業城從業人員疫情處置情況,黃凱旋介紹,人員排查管控方面,累計賦紅碼 4600 余人、賦黃碼 25000 余人。同時,天河區進一步排查有該市場活動軌跡的拉包客、物流公司從業人員、外賣及快遞人員共 107 人,均已落實名單化管理以及核酸檢測 3 天 3 檢。
黃凱旋指出,天河區對該服裝商業城實施了相應的臨時管控措施,并加強了對其他服裝批發市場的常態化管理,通過錯峰營業等方式,切實減少人流聚集。天河區對服裝批發市場實行 1 天 1 檢,10 月 30 日已采樣 40000 余人,結果均為陰性。
廣州海珠:超 3.2 萬人次醫護人員馳援
現場,廣州市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傅曉初介紹,海珠區及時對管控區域內孕產婦、老人、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病患者、腫瘤患者等重點關愛人群 30934 人," 一人一冊 " 建立健康檔案。落實管控區域三級醫療保障機制。
海珠區成立駐點醫療組,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三甲醫院派駐醫護力量,在管控區共建立 27 個醫療保障點,配置 36 臺救護車,發放 " 明白卡 ",設立服務熱線,為居民提供 24 小時醫療服務。
同時,海珠區成立醫療保障組,建立急危重癥送醫綠色通道,為急危重癥患者協調三甲醫院外送就醫。目前,累計接受群眾電話醫療咨詢 9682 次,提供上門診療服務 1265 人次,外送就診、住院 489 人。
值得一提的是,10 月 23 日以來,省、市和廣州各區超 3.2 萬人次醫護人員馳援海珠區,支援流調溯源、核酸采樣、三人小組、管控區域醫療服務等工作。
廣州疾控:被賦黃碼人員風險高需重視
現場,有記者提問:這兩天新增病例和被賦黃碼人員較多,發現被賦黃碼后,要如何配合開展防控工作?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張周斌指出,絕大多數感染者均是在密接排查和隔離管控區域中發現,但也有部分是在社區篩查和發熱門診中發現。我們針對這部分感染者進行了分析,發現基本都是感染者關聯重點場所的黃碼人員。這就說明,為了盡快發現社區存在的感染者、斬斷社區隱匿傳播鏈,給涉疫風險人員賦黃碼對控制疫情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時,他也指出,被賦黃碼的人員,一定要意識到自身的感染風險還是很高的。因此,廣州市疾控中心提醒,近期曾被賦黃碼的市民,一要及時向社區報備,二要簡化社交生活,兩點一線,不聚集、不聚餐,外出時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要完成 3 天 3 檢,并鼓勵同住家人也多做核酸;四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提高核酸檢測頻率。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1-0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1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