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全局沒:嘉靖年時,有個書生,姓薄。薄生為了用心讀書,考取功名,因此在親戚家一處偏僻的莊園中借住。但這莊園里,每到深夜就會有絲竹之聲,喧嘩不止,似乎有人在園中設宴。薄生不勝其擾,又不愿麻煩親戚,于是便向相熟的道士問計。
道士贈予薄生兩枚紅丸,說等到三更時分,在月下將一枚紅丸壓在舌下,便能通達陰陽。薄生于是便在是夜三更,含著藥丸,從窗邊縫隙向園中窺探。只見原本空蕩蕩的園地里,男女雜坐,陳設著精致的酒宴,大家興高采烈,飲酒猜拳,好不歡樂。看它們的形貌,并不像是猙獰的鬼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薄生看過之后,便去找道士商量對策,如實向道士說起情況。道士聽后說,這是有了道行的樹妖蟲怪,因為喜好這園中雅致,又見陽氣不豐,因此時常前來聚會作樂,雖然沒有惡意,但如果不能驅逐,那么他們反過來會想法將你趕走,必須要有個辦法使得他們能夠自行離去才行。
薄生束手無策,說,我一個凡人,怎么有辦法讓這些非人聽從我的懇求呢?
道士笑說,肉體凡胎,當然不能與精怪相抗,但人情世故,鬼怪與人其實也大同小異。于是取出一卷畫軸,囑咐薄生帶回家中懸掛此軸供奉,不出七日,此事自解。
薄生遵照道士所言,帶著畫卷回家。打開一看,只見畫卷上畫著一個方面小眼的男子,留著絡腮胡子,身穿唐人的裝束,一手高舉,一手略垂,似在翩翩起舞。
當天夜里,園中又傳來歡會之聲,忽然屋外有人敲門。薄生知道這是非人來訪,不由大驚失色,只能伏在桌上,閉目佯裝熟睡。誰知屋外的人見到門內不應,又復敲門。敲到第三次時,忽然屋內的卷軸發出嘩嘩響聲,接著畫中的唐人,竟自卷軸中探出身來。
薄生余光見到,更加不敢稍動。此時門扇亂動,似乎有人在門外硬推。這男子便若無其事,去門邊回應說:是什么人,深夜如此孟浪,主人不應,就要亂闖?
門外敲門聲戛然而止,一個極細的聲音道:我家老爺吩咐,在園中飲宴多日,不請主人,于理不合。
這男子道:這屋子里的人,只是主人家的親戚,在此寄宿,不請也罷。
那聲音遲疑片刻,回答道:還是要請去和我家老爺見面,否則小的不能交差。
這男子道:既然如此,我和你回去。
接著門戶微響,薄生側首偷看,屋內已經寂然無人。
他禁不住好奇心起,又含下紅丸,刺破窗紙向外窺視。只見男子走到園中,和眾人見禮。赴宴的非人,見到他似乎都十分高興,紛紛起來向他敬酒,口稱 " 郁公 "。男子來者不拒,酒到杯干,一時賓主盡歡。
酒過三旬,郁公滿面紅暈,起立說:席上雖有佳肴、絲竹,可惜無舞,我愿意為各位獻舞,以助雅興。
說罷整衣起身,面無表情,左右搖擺起舞,席間眾非人觀之,無不呆若木雞,面面相覷。直到天欲破曉,舞尤未歇,席上者紛紛托詞溜走。
此后數日,園內便再無聲息,畫卷中男子也不再自畫中走出。
薄生后至道士處歸還卷軸,問起此事,道士笑說:此卷所繪,乃唐時成仙的郁博士像,是青海狐仙,博聞強記,廣識天下精怪來歷,據聞曾隨真武降服水猴大圣,聲望頗高。郁公好舞,但舞姿奇絕,觀者難以抵抗,往往逃走。園中的精靈見到上仙,當然殷勤招待,但上仙久住在此,有宴不能不邀,邀則一夜盡舞,自然只能另尋別處了。
薄氏子孫后來多自乃祖處學習此舞,每年秋收之后,便擇日闔家徹夜起舞,認為能夠辟邪納福。因其源自狐仙,故稱舞狐。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30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9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
頭條 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