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編輯 裴健如
10 月 24 日,特斯拉中國宣布,即日起,中國大陸地區特斯拉在售 Model 3 及 Model Y 全系車型再降價,降價幅度在 1.4 萬 ~3.7 萬元不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特斯拉中國官網發現,Model 3 后驅版車型已由 27.99 萬元降至 26.59 萬元;高性能版車型 36.79 萬元降至 34.99 萬元。而 Model Y 后驅版車型從 31.69 萬元降至 28.89 萬元;長續航版車型由 39.49 萬元降價 3.7 萬元至 35.79 萬元;高性能版車型由 41.79 萬元降價 2 萬元至 39.79 萬元。
(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官宣降價的同時,還上線了 " 特斯拉寶箱積分獎勵 " 活動。根據官方信息,特斯拉車主或者準車主,成功推薦 1 名好友購買特斯拉后,兩人均可以獲取積分,兌換禮品等引薦福利;每成功推薦 5 位、20 位好友下訂并提車,用戶還能參與到季度、年度的抽獎活動中。
" 作為以‘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為愿景的新能源汽車開拓者,特斯拉始終堅持直營模式和 0 廣告策略,價格透明公正,通過技術快速創新、服務不斷優化等方式,持續讓利給消費者,這可能正是特斯拉在短時間內,超越一眾老牌豪華品牌燃油車企業的秘密所在。" 對于此次降價,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表示,特斯拉中國不斷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打破國際品牌定價邏輯,讓每位消費者都能夠以更公正的價格、購買更高質量的產品。
但有部分特斯拉車主卻對此表示 " 很心塞 "。有網友留言稱:" 無語,提車一周降八千,一個月一萬四,牛啊你。"" 三個月血虧三萬 特斯拉真有你的。" 更有車主表示:"9.12 提車到現在,一個半月不到降了兩次價,差了 3w6,割了一波又一波,我對特斯拉是一點忠誠度都沒有了,對這個品牌好感度也是降到 0 點。"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事實上,特斯拉的此次降價或許早有預兆。今年 9 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線升級項目竣工,車輛交付周期有望大幅縮短,彼時有觀點認為,特斯拉或將通過降價來拉動市場需求。此外,在今年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曾表示:" 我認為通脹將在年底前下降,希望在那個時候我們可以稍微降低車價。"
而在本輪降價前,特斯拉剛剛公布了 2022 年第三季度財報,不僅其當季營收、交付量均低于市場預期,此前宣稱的 "50% 全年交付量增長率 " 目標或許也將難以實現。
特斯拉財報顯示,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總收入約 214.54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137.57 億元增長了 56%,但低于行業分析師此前預期的 219.6 億美元。特斯拉方面解釋稱,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面臨著原材料、大宗商品、物流、質保及加急成本增加,以及 4680 電池生產成本增加等挑戰。
官方數據顯示,2022 年 6~9 月,特斯拉全球新車產量約為 36.5 萬輛,交付量超 34.3 萬輛。其中,交付量再次刷新特斯拉歷史季度紀錄,同比增長 42.4%,環比增長 34.9%。不過,這一數據仍低于華爾街預期的 35.8 萬輛。
" 每季度末,特斯拉都面臨著大批量的交付任務,導致運輸成本及物流不穩定性增加。" 特斯拉方面解釋稱,目前,公司運輸成本及物流開始向更平穩的交付節奏過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截至目前,特斯拉累計產量約為 93 萬輛。今年 4 月份,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今年將生產超過 150 萬輛汽車。以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計產量計算,第四季度特斯拉產能需超過 57 萬輛,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正在盡可能地生產更多汽車。" 馬斯克表示。
而在 Investing.com 高級分析師 Jesse Cohen 看來,特斯拉可能面臨著新增產能的挑戰,今年很可能無法完成交付量增長 50% 的目標。特斯拉首席財務官 Zachary Kirkhorn 也坦言,因為年底在途汽車數量將有所增加,今年全年交付量增長率預計將略低于 50%。
此外,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或許也是特斯拉選擇 " 降價促銷 " 另一重要原因。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 ( RBC Capital Markets ) 表示 :"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市場的需求,因為特斯拉在中國的交付周期似乎在縮短。問題在于,這是一個暫時性現象,還是消費者正發生更大變化的跡象。"
作為特斯拉當前最大競爭對手之一,比亞迪今年三季度的累計銷量約為 53.7 萬輛,同比增長 187.01%。其中,9 月單月銷量更是超 20 萬輛,同比增長 151.2%;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 64 萬輛銷量首次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首位,而后者同期交付量為 56.5 萬輛。截至今年前三個季度,比亞迪累計銷量已超 118 萬輛。
" 我認為特斯拉第一次有了一個真正的挑戰者,這個挑戰者的名字叫比亞迪。" 特斯拉前董事會成員、威斯利集團創始人史蒂夫 · 威斯利日前在接受 CNBC 的采訪時表示。
" 福特今年電動車銷量可能是 6 萬輛,通用汽車正努力達到 5 萬輛,但它們的銷量幾乎占不到特斯拉的 5%,所以現在看起來就是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的較量。在汽車產業,除了中國企業,沒有其他公司的增長速度能接近(特斯拉),最大戰場就在這里。" 史蒂夫 · 威斯利說。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4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3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