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富小書 ,作者富小書
人生在世必患難,苦,是生活的基本特質。學習的苦,自律的苦,成長的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但這些又是我們破繭蝶變的必經過程。但是真正厲害的人不是什么苦都吃,而是選擇吃有價值的苦。
(資料圖片)
作者:富小書
編輯:可安 / 美編:高婉珍
來源:富小書(ID:fxsfrc)
我們自小就被教育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要多吃苦,吃苦才有出路 "。
有人吃了一輩子的苦,也沒能修成人上人;而有人只吃了一陣子的苦,就改變了人生命運。
有人把吃苦作為了衡量成功的一項標準,而有的人把吃苦作為達成人生目標的途徑。
兩者的區別在于,前半部分的有人是被動吃無用的苦,而后半部分的有人是主動吃有價值的苦。
而真正能讓一個人功成名就的,就是要 " 自找苦吃 ",主動去做那些讓你痛苦的事,主動吃得下有價值的苦。
正如馬云激勵年輕人:" 不吃苦,不奮斗,你拿青春來干什么?"
01
主動選擇困難,吃下選擇之苦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個教授曾提到,芝加哥大學有一項對學生的基本要求,那就是主動選擇做困難的事,而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去做那些困難的事。
正如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所說的,在生活中遇到的每道選擇題,我都覺得選更辛苦的那件事做更好。
選擇困難的那條路走,做困難的事,雖然會更苦,但對于自己都是在完成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歷練,無論結果是成是敗,你都已經向外擴展了舒適區。
1990 年,楊瀾大學畢業還沒畢業,就憑借知性優雅的外形,出眾的才華和出色的口才,從 1000 名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央視《正大綜藝》的主持人。
在央視主持 4 年后,26 歲的她榮獲中國首屆主持人 " 金話筒 " 獎。
正當事業一路高歌時,她卻主動選擇了辭職,去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學習。
當楊瀾做出這個決定,身邊很多人感到驚詫和不解:有多少人擠破頭去爭取卻求不得,而你卻不留后路地離開央視這個頂級平臺。
但是楊瀾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更相信自己的選擇。去留學,她沒有給自己留退路,而是把自己推到了一個殘酷的、又苦又累的境遇中。
可就是留學那段自找苦吃的艱辛時光,真正改寫了楊瀾的事業版圖。
學成歸國后,楊瀾加入鳳凰衛視,開設了她的首檔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主持事業再攀高峰。
但她不甘于做 " 花瓶 ",主動與人生、與自我較勁,去做制片人、去創立衛視。
楊瀾一次次主動選擇走少有人走的路、走最難走的路,就是為了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區。
她說自己的嘗試中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困難,甚至可能有 60% 是失敗的。
但她每次主動選擇之后,哪怕會面臨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甚至是挫敗,她都堅守心中的信念,為未知的未來做著持久不懈的努力。
很多時候,成功需要我們勇敢挑戰自己,跳出舒適區,主動選擇困難,吃得下選擇的苦,在現實的淬煉和重塑下,我們的能力才能不斷提升,才會越變越強大。
02
主動提高自律,吃下堅持之苦
周杰倫參加謝霆鋒的《鋒味》節目,節目中謝霆鋒問他是否能挑戰用水果玩音樂?
周杰倫現場大秀琴技,分別用蘋果、香蕉和菠蘿彈奏出美妙的樂曲。
謝霆鋒不禁感慨:好后悔沒有像你一樣聽媽媽的話,堅持學琴。
周杰倫從 4 歲開始學琴,每次練琴,媽媽都會拿著一根藤條站在背后。但凡有一點分心,媽媽就會將藤條重重地敲在他的手背上。
后來,媽媽給他請了專業的鋼琴老師,而老師也像母親一樣嚴厲。
在棍棒教育下,只要他一彈錯,老師手中木棍就會無情地鞭打在他的手背上。
那時杰倫的手背總是傷痕累累,這樣的辛酸經歷一度讓他心生反抗,他甚至想過要放棄鋼琴。
但冷靜之后,他發現自己是喜歡彈琴的,雖然練琴是苦的,但他卻在這苦中尋到了歡樂。
從他律到自律,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投入,忍受著孤獨,發狂似地不停地練習。而彈琴也真正被發展成了他的一技之長。
憑借這個一技之長,他成就了自己的音樂事業,開辟了條不一樣的音樂之路。
現如今,他感謝媽媽的堅持,更感謝自己的堅持。
堅持很苦,但是吃得下堅持的苦,你的人生會很酷。
自律難嗎?可難,可不難。堅持苦嗎?可苦,可不苦。全在于你的選擇。
主動提高自律能激發你的潛能,堅持下去你將贏得一場蛻變。
你不想承受一事無成的苦,那就主動承受堅持的苦,忍受住煎熬,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03
主動重塑自我,吃下蛻變之苦
雄鷹在活到四十年時,要忍下巨疼自己拔掉羽毛、喙和爪子,只有經過蛻變才有可能再活三十年;
金蟬在長出翅膀之前必須完成蛻皮,只有經過蛻變才能完成飛的使命;
蠶蛹先作繭自縛再掙脫繭的束縛,只有經過蛻變才能變成彩蝶,獲得重生。
蛻變是痛苦的,是一個經歷自我虐待,自我煎熬的痛苦修煉過程。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塔拉 · 韋斯特弗以自己人生每個階段的蛻變血淚史為題材寫成的一部自傳體小說。
塔拉出生并成長在一個糟糕的家庭里,她的童年不僅沒有得到來自家庭的愛的滋養,反而是一直被動接受著家庭的傷害。
她的父親專橫而又愚昧地操控著她的生活,甚至剝奪了她接受教育的權利,直到 17 歲之前,她從未上過一天學。
她的母親因為一直受控于父親的淫威,對父親只有一味地服從,從沒有真正關愛過她的成長。并且她還要時時遭受來自哥哥肖恩的暴虐。
她受夠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下定決心要掙脫家庭的桎梏。她在另一個哥哥泰勒的啟示下,主動為自己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逆襲之路。
她不顧父親的百般阻撓,買來書籍和教材,想通過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沒有任何學習基礎的她,就拼盡了全力,和學習較上了勁。
天不負苦心人,她終是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真正地走出了大山,通過讀書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蛻變。
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之后,她又面臨著新的人生窘境。
由于她特殊的成長經歷,她是封閉的,是無知的,是不自信的。在學校中,她無法很好地與老師同學溝通相處。
但她從來都相信主動能為她贏得一切,她主動改變自己的愚昧認知、改變自己的落后思維、改變自己的言行舉止,慢慢地,她重塑出來一個全新的自己。
在求學路上,她不斷地主動上進,為自己贏取了劍橋深造的機會。在劍橋完成她人生中第二次真正的蛻變和逆襲。
苦是人生的底色,但如何吃苦,人是可以選擇的。與其忍受被動吃苦,不如重塑自我,主動蛻變。
而每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每一次成長的蛻變都是從苦里熬出來的。
你要有勇氣主動接受現實的淬煉和重塑,堅持不懈地努力蛻變,必將活出新的可能性,完成從舊我到新我的更新。
04
結語
俞敏洪曾經講過一個非常經典的理論:人生來就是苦的,你如果能從苦中找到樂和幸福,你就是幸運的。
有人被動吃生活的苦,人生越來越苦;而有人主動吃成長的苦,苦便不再苦,苦后自有甘和樂。
人與人的選擇不同,拉開了人生的差距。
躲避吃苦的人都成為了平庸之輩,不怕吃苦的人擠進了優秀人的隊伍,而只有自找苦吃的人才真正成為了人上人。
主動吃下選擇的苦、堅持的苦和蛻變的苦,你將成就給自己一個有意義的幸運人生。(全文完)
打造超級用戶體系,
構建企業私域顧客資產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2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