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資料圖)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2328- 英國 " 短命 " 首相
作者:無夢
校稿:辜漢膺 / 編輯:蛾
繼上個月 6 日送走了上一任首相鮑里斯 · 約翰遜,8 日送走了陪伴國家 96 年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后,英國人又要和他們的新首相利茲·特拉斯說再見了,哪怕到今天為止,特拉斯上任的時間才 45 天。
屁股還沒坐熱就得挪位了(圖:Flickr)▼
據多家英國媒體報道,由于其上任后采取了不當的經濟政策,特拉斯內閣的支持率正一路走低,并同時 " 順手 " 拉低了整個保守黨的民調支持率,因此保守黨內部正在形成一股" 倒特 " 浪潮。
" 倒特 " 浪潮進入 10 月后,便迅速波及到了保守黨內部的每個角落。而在黨派內部的重重壓力下,一開始還擺出 " 決不投降 " 架勢的特拉斯會選擇于當地時間10 月 20 日下午宣布辭職,也并不令人意外。
看來,這兩個姓 " 特 " 的人都不太招待見
(圖:Flickr & shutterstock)▼
值得注意的是,光速下課的特斯拉在告別自己首相生涯的同時也刷新了一個并不怎么光彩的記錄——在職時間只有44 天的特拉斯打破了由前保守黨領袖喬治 · 坎寧保有的 119 天首相最短任期記錄,正式成為自英國君主立憲制度建立以來最短命的一任首相。
這才搬進唐寧街 10 號沒多久,就要走了
(圖:Number 10)▼
那么,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英國政壇到底發生了什么,以至于讓這位在首相競賽中笑到最后的前外交大臣迅速淪落到這般境地?這屆風雨飄搖的內閣,又將把大英帝國引向何方呢?
今年,英國人算是知道什么叫:見 證 歷 史
(圖:Twitter @Alan_McGuinness)▼
民心不穩固,接手爛攤子
說起來,特拉斯能登上首相之位,還是得感謝前首相鮑里斯的助攻。
作為一個典型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英國首相的位置并非像美國那樣由全民普選決出,而是由民眾選舉國會的下議院,再由下議院中的多數黨(或執政聯盟的主要黨派)黨首擔任這一職務。從這個角度而言,普通英國人其實是決定不了由誰來執掌這個國家的。
下議院,才是真正掌握英國政治權力的組織
(圖:Flickr)▼
今年 7 月,鮑里斯內閣被曝出一系列黑料。其中,由鮑里斯一手提攜的副黨鞭酒后性騷擾男人的丑聞,更是給了他致命一擊。隨著大量核心內閣成員紛紛跳船,鮑里斯不得不于 7 月 7 日宣布辭去黨首一職,僅在保守黨選出新黨首前繼續履行首相職務。
喜歡自比丘吉爾的的鮑里斯 · 約翰遜
在一些英國人眼中早就是個笑話了
(圖:shutterstock)▼
在經過一番堪稱激烈的博弈后,48 歲的前外交大臣特拉斯和前財政大臣、印度裔候選人里希·蘇納克進入了決選階段。最終,經過約 15 萬名保守黨黨員的投票,特拉斯以 81326 票(57.4%)比 60399 票(42.6%)的較大優勢擊敗蘇納克,榮登英國首相之位。
但其實保守黨最終推特拉斯上位,并不是因為其能力有多么優秀,而是因為他們更討厭蘇納克身上的精英氣息,以及蘇納克早早從約翰遜內閣跳船的行為讓他們感覺到了 "背叛",才不得不轉投特拉斯。
或許,保守黨人是這么看他的——
這貨在這種節骨眼上反水,不可信任
這點也能從此前針對保守黨內部的一份調查問卷中看出來。從結果看,有 46% 的人情愿讓約翰遜留任,只有 24%、23% 的人支持特拉斯、蘇納克上臺。
換言之,特拉斯并不是最優選,而是 " 不那么差的一個 " 而已。這就決定了她在上臺時其實并沒能取得黨內絕大部分成員的支持,算是給今天的困局埋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伏筆。
保守黨現在明白什么是一蟹不如一蟹了吧?
(圖:Number 10)▼
雪上加霜的是,鮑里斯留下的英國堪稱 "洪水滔天"。即便拋開女王猝然離世這種不可抗力,英國 7 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已經沖上了 10.1% 的高點,即便 8 月份回落到了兩位數以下(9.9%),也仍然是 G7 國家里最高的一個。
看到這,似乎理解鮑里斯人緣為何那么差了▼
此外,由于能源價格高漲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近一個月以來英國國內已經多次發生過罷工抗議,英國電網更是在上周發出警告,稱未來不排除會發生英國全國停電3 小時這種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最后,盡管英國是全球新冠疫情大潮里最早躺平的國家之一,但新冠病毒的超強傳染性還是以滴水穿石的毅力緩慢地磨損著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 ( NHS ) 的彈性。包括救護車響應速度、床位等候時間、轉院交接時間在內的一系列硬性數據,都有了明顯的下滑。
長此以往,NHS 面臨的情況只會更加嚴峻
英國天空電視臺在 9 月更是報道過諸如老人心臟病發,堅持 5 小時苦等不到救護車;最終去世;87 歲老人戶外滑倒,在雨中淋了 15 小時才盼來救護車等一系列醫療慘劇……
為此,NHS 的負責人還專門警告過特拉斯,稱她接手的將是 " 人們記憶里最糟糕的 NHS"。
人手不足,病患太多,屬實難頂(圖:壹圖網)▼
政策模仿秀,猛打急轉彎
老實說,雖然特拉斯接手的無疑是個爛攤子,但上面所提到的這些問題(包括老生常談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獨立傾向),其實短時間內并不會大爆發,只要施以合適的政策,細水長流地加以調養,未必沒有好轉的可能。
真正讓特拉斯在幾周時間內就同時得罪了國民和黨派的,還是她那堪稱離譜的經濟政策。
作為一個致力于在穿著打扮、行事風格、言行舉止等各方面都完美還原自己政壇偶像撒切爾夫人的人,特拉斯所秉持的經濟學綱領也和前者如出一轍——政府應當盡可能地自由放任,讓市場自己去調節自己。
比較有名的一次,是她模仿撒切爾乘坦克
(在愛沙尼亞,圖:Flickr)▼
不是誰都能駕馭 " 約翰牛 " 的,弄不好會被牛撅
(圖:壹圖網 & twitter)▼
因此,在上臺后不久的 9 月 23 日,特拉斯提出了一項野心勃勃的減稅政策,具體內容包括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降低公司稅、取消公司高管的獎金上限、降低購房印花稅、不再增加國民保險稅,等等。
從特拉斯的視角看,這項舉措可以減少富人和企業稅,促進他們把更多的資金用于投資,進而拉動英國經濟,既然撒切爾夫人依靠這樣的策略讓英國走出了 20 世紀 70 年代的經濟危機,并締造了十余年的繁榮,那么自己這么干也一定沒錯,直接 "拿來主義" 就好。
學得了言行打扮,學不來能力和手腕
(圖:Flickr & wiki)▼
但問題在于,如果政府削減了稅收,那么就得另尋良方來擴大自己的收入。當年撒切爾夫人在減稅時,一方面通過變賣大量國企(英國在二戰結束后長期由工黨執政,后者建立了大量國企)的方式籌措了很多資金,另一方面還削減了養老金、失業金等國民福利。
而現在,特拉斯一沒有任何國企可供私有化,二又不能動國民福利,思來想去之下,只能靠印錢的方式來強行給政府 " 變 " 出錢來。這本質上是一種 "劫貧濟富" 的行為。
英國本來就正值多事之秋,又整這么一出
這回真是風雪交加了(圖:Flickr)▼
要命的地方來了,目前英國國內的通脹問題本就已經非常嚴重(通脹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錢太多了),特拉斯還要繼續印錢,那么必然會繼續推高通脹,英鎊的價值也會一落千丈。果不其然,在特拉斯的減稅政策公布后,英鎊兌美元的匯率開始暴跌。
另外,為了刺激經濟,政府還得出售更多國債來向市場借錢。在美聯儲連續加息的情況下,大量國際資金已經回流到美國,英國金融市場上的錢本就已經不多,這下英國政府還要大肆舉債,一下就刺激到了市場上的投資者,英國國債的利率也緊跟著飆升(要靠更多的利息才能吸引到別人買英國的國債)。這對于大國而言,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一頓迷惑操作,把英國置于險境(圖:Flickr)▼
連鎖反應到這里還沒完,由于英國的養老金和國債也是高度綁定的,這背后的經濟學原理較為復雜,可以簡單理解為養老金掛靠英國國債需要交付一筆保證金,隨著國債利率上升,養老金系統就得交付更多的保證金,為了保證養老金不被全部填進窟窿里,就得繼續拋售養老金機構持有的國債,而大量拋售國債又會使得國債利率繼續上升,如此反復便會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一時間,幾百萬英國老人差點永遠失去了自己的養老金,結果是英國央行不得不出面給特拉斯的倒霉政策擦屁股,宣布無限量地購入本國國債,這才算止住了國債利率瘋狂上揚的頹勢。
堂堂大英首相,拍腦袋做事
難怪有人嘲諷特拉斯顱內空空(圖:Flickr)▼
此外,由于受特拉斯不當經濟政策的影響,大量資金撤出,英國股市也同樣大幅度下挫。短短幾天之內,英國就因為特拉斯的一通離譜操作,遭遇了 " 股債匯 " 市場三殺。
生菜特拉斯,比拼保質期
眼看著英國本不富裕的家底被折騰得夠嗆,特拉斯趕緊在 10 天后,也就是 10 月 3 日緊急取消了自己的減稅政策。
而為了盡可能地撇清自己和這個不當政策的關系,特拉斯還在 10 月 14 號炒掉了自己的多年忠實政治盟友,內閣中的財政大臣夸西 · 克沃滕,改由杰里米 · 亨特擔任這一職務。
克沃滕 ( 右 ) ,也是一任短命財相(圖:Flickr)▼
有意思的是,新任財相亨特的政治主張和前任克沃滕完全相反,主張通過加稅的方式來 "劫富濟貧",從而度過眼前的難關,而特拉斯也不得不采用了后者的建議,政策導向也在短短半個月內由減稅改成了加稅,堪稱 180 度的大轉彎。
且不說這種在短時間內采取完全不同策略的決定是否有些太過兒戲,英國在 4 個月內換了 4 個財政大臣的操作是否顯得過于草率,特拉斯的這波急轉彎操作可是實實在在地得罪了大批原本支持她的保守黨成員。
這是屬于特拉斯一個人的 " 至暗時刻 "
(圖:UK Government)▼
先是劫貧濟富得罪窮人,再由于股債匯三殺讓富人財富縮水,最后靠光速變臉讓支持者徹底失望的特拉斯,無疑已經成了保守黨的負面資產。
據英國民調機構 YouGov 的數據顯示,目前保守黨的支持率只剩下22%,而老對頭工黨的支持率已經飆升至 52%。如果現在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那么保守黨將干脆利落地丟掉自己的執政地位。
事后看來,特拉斯下臺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在 2019 年的英國議會選舉中,保守黨可是解鎖了單獨過半數的成就(拿下了 650 席中的 365 個席位,工黨則只拿下了 203 個席位)。僅僅三年時間過去,兩者在英國民眾中的支持率就完成了一次兩級反轉,保守黨內的高層不急著和特拉斯切割才奇怪。
特拉斯執政的不堪表現,還極大地激發了外國媒體的整活熱情。有一家名為《每日星報》的英國小報搞了一個在線直播,把一顆新鮮的卷心菜放到了特拉斯的照片旁,還打出標題 " 利茲 · 特拉斯能比生菜更長久嗎?",下方的字幕還滾動播報特拉斯是否已經辭職。
現在,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都知道了
(圖:Daily Star)▼
為了盡可能地把嘲諷力度拉滿,第二天《每日星報》的工作人員還給卷心菜扣上了一頂特拉斯同款假發,以及兩個黑白玻璃球。為了保證 " 比賽 " 的公平性,報社還公開表示,這顆明星卷心菜花了他們 60 便士(折合人民幣 4 塊 8),保質期只有十天,可謂殺人誅心了。
不幸的是,在這場比拼保質期的比賽里,特拉斯顯然成了先敗下了陣來的那個……
風吹落葉滿地秋黃,特拉斯的 " 告別時刻 "
(宣布辭職,圖:wiki)▼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保守黨顯然不準備重新舉行大選。為了盡快平息這場波及英國政商兩界的混亂,保守黨高層已經作出表態,新黨首的選舉將在一周內完成。
只是頗顯得諷刺的是,目前保守黨內呼聲最高的候選人,竟然是 3 個月前剛剛因丑聞而辭職的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
這次,保守黨的吃相真有點難看了
(圖:twitter @dalbysc)▼
不少議員都在呼吁,應當請鮑里斯回來,畢竟他執政的時候,英國政府至少還能勉強維持運行。這令人不禁感慨保守黨內部無人。
關于英國下一任首相選舉的最新動態,我局還將持續關注。
最后:
參考資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cords_of_prime_ministers_of_the_United_Kingdom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prime_ministers_of_the_United_Kingdom_by_length_of_tenure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z_Truss
4.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1323377/Income-tax-WONT-cut-energy-bill-cap-end-APRIL-Hunt.html
*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擴展閱讀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1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
頭條 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