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總共吃兩頓,進食時間在 8 小時以內,16 小時內不進食。其實這就是最近流行的
還有人堅持 " 過午不食 ",在中午 12 點前完成早餐和中餐,不吃晚餐。
那么,不吃早飯或晚飯對身體有害嗎?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餐勿輕易改兩餐
三餐改為兩餐,肯定減少,對于減肥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樣的方法不適合所有人。
首先,不吃早飯對身體危害大。不吃早飯的危害包括:易患膽結石、膽囊炎甚至膽囊癌;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提高等。所以,吃好早餐,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上海市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張靜表示,一日兩餐往往不能保證正常的飲食攝入,攝入熱量過少容易產生低血糖,后果比高血糖還要嚴重,饑餓還會影響到情緒,容易使人焦躁,嚴重的還會影響睡眠;如果總能量達標,那意味著每餐可能存在攝入過多的問題。此外,可能對胃腸道消化會產生不良作用,還容易出現口臭。一日兩餐容易過度消耗體內的能量,導致免疫力下降,其遠期安全性還不得而知,而且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體重還會反彈。
浙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束龍也表示,"16/8 間歇性斷食法 " 并非人人適合。超重、肥胖,或接近 BMI 上限,日常飲食過量的成年人可以嘗試這種方法,但體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肌肉量不足的人、營養不良的人都不適用這種方法;未成年人、孕婦、乳母、抑郁癥患者、胃腸疾病患者、膽囊疾病患者、肝腎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狀態很差的人,也都要慎用;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的人群,要提前做相關安全性評估,謹遵醫囑。
張靜建議,每頓飯間隔 4-6 小時比較科學,這樣的飲食模式可以使血糖處于安全范圍內,對于血糖不穩定、胃腸功能不佳的人群都比較友好。三餐定時,葷素搭配,也有助于身體蛋白質的合成,避免肌肉丟失。
如果想通過斷食快速減肥,也需了解自身身體狀況,避免身體健康受損。
" 斷食減肥法 " 有爭議
關于斷食,網上有一種說法稱,人體細胞在饑餓的時候,能把體內的無用或有害物質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斷食可以使細胞饑餓,并激活 " 細胞自噬 ",起到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
但事實上," 細胞饑餓 " 并不等于我們日常所理解的饑餓,斷食是否能激活醫學研究中的 " 細胞自噬 " 尚未可知," 細胞自噬 " 與抗腫瘤、衰老的關系也尚不明確,現階段的 " 細胞自噬 " 研究離臨床應用還相當遙遠。輕斷食、生酮飲食、無麩質飲食這些近年來很火的飲食概念,原本在醫學上都是針對特定人群(肥胖、小兒癲癇、明確的麩質過敏等)的治療方式,實施前后都需要醫學專業人士進行評估和監測以保證患者安全。
在學界," 斷食減肥法 " 也存在爭議。
2020 年 11 月,在《JAMA Intern Med》上刊登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開展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如果不要求控制食量,"168 間歇性斷食法 " 并不比一日三餐的減肥效果更好,甚至會導致肌肉量的減少。
2021 年 6 月,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關于 " 禁食和能量限制對減肥和代謝的影響 " 的對照試驗顯示,隔日禁食而不限制能量攝入對減輕體重無效,隔日禁食不能有效降低身體脂肪含量,也不能在短期內改善代謝或心血管健康。沒有證據表明隔日禁食對健康有益。與隔日禁食相比,每日能量限制更能有效地降低身體脂肪含量。
張靜認為," 斷食減肥法 " 之所以有爭議,是因為這個飲食模式的確有減重、改善代謝的作用。如果斷食時間夠久,會影響細胞的代謝狀態,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反應,可能會對某些代謝性疾病有利。但 " 斷食減肥法 " 只能針對特定人群,并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和監測下操作。如果沒有科學的計劃和監測評估,很難從斷食中真正獲益。而且如果不能持續堅持,一旦恢復到以往的飲食習慣,那么之前的代謝問題還是會出現。
張靜推薦采用 " 吃動平衡 " 的方法減肥,每天攝入的熱卡和每天體能消耗的能量要有平衡,通過動態平衡來減輕體重。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9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8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
頭條 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