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間萬物,都可以用這張紙折出來。" 在張詢手中,一張方形紙便是 " 萬物之母 "。從事美術教育的 27 年里,她用一方彩紙、一把剪刀,為近萬名孩子打開了藝術大門。
云課堂讓剪紙藝術在小鎮 " 開花 "
(資料圖片)
10 月 13 日,記者來到長沙市岳麓區第五實驗小學看到了正在上剪紙課的張詢。只見她一手拿著紅紙,另一只手拿著剪刀,來來回回中 , 一方平展的紅紙就變成了一幅精美細致的窗花。而學習到這堂剪紙課知識的,除了教室里的 50 名孩子外,還有分布在蓮花鎮各處 5 所村小里的近 200 多名學生。
這是蓮花鎮在鄉村振興進程中,利用互聯網沖出重圍的方式之一,而張詢則是這場突圍戰的最佳助力者。
2021 年,蓮花鎮按 "1+5" 的模式,以岳麓區第五實驗小學為主校,捆綁桐木小學、五峰小學、云坪小學、金塘小學、龍洲小學 5 所小規模學校組建了 " 蓮花鎮網絡校聯體 ",針對農村學校缺專職美術、音樂、體育老師的現狀,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為適齡兒童入學提供強有力保障。張洵的剪紙課就是 " 蓮花鎮網絡校聯體 " 的明星課程之一。
" 鄉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在美術方面的天分和可塑性是一樣的。" 張詢告訴記者,支教期間,她通過近 30 堂剪紙課讓上千名學生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和接觸中國傳統剪紙藝術,激發他們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接下來我想出一本專門針對鄉村孩子的剪紙教材,從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出發,從簡、從易,讓孩子們能將身邊接觸到的大自然用紙剪出來。"
和孩子們造出一個 " 紙世界 "
張詢第一次踏上美術課堂時只有 20 歲。" 我喜歡剪紙藝術,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學生能夠領略剪紙藝術的魅力。" 張詢告訴記者,最開始我只是把剪紙融入到美術課程中,發現學生們很喜歡這門藝術,經過幾年的發展學校基本形成了人人有剪刀、個個會藝術剪紙、生生有作品的局面。
2014 年,張詢在長沙博才中海小學設立了集剪紙教學、剪紙展示于一體的張詢剪紙工作室。" 這間教室是博才中海小學的校長特別允許開辦的。" 張詢笑著說," 校長非常支持我的非遺傳承事業,也希望我能帶著孩子們創作新的作品。"
任教期間,張詢也確實不負眾望地帶出了一批心靈手巧的 " 剪刀手 "。孩子們用剪紙作品記錄自己的校園生活,也記錄著自己想象的世界。
在張詢的工作室里,地面上擺放的是學生們創作的 " 長沙古城 ",他們把長沙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做成立體的效果;黑板上粘貼的是 " 長沙小吃 " 系列、" 長沙嗲嗲身體好 長沙娭毑老來俏 " 系列、" 長沙馬王堆導引圖 " 系列等等;桌面上擺放的是張詢創作的 " 長沙童謠 " 剪紙連環畫、學生創作的 "24 節氣古詩配圖 ",以及老師和學生共同創作的以 " 長沙馬王堆漆器 " 元素為主的童裝設計。一間小小的工作室,匯集了老師和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也記錄著剪紙這門中國傳統手藝的傳承故事。
瀟湘晨報記者曾羽璇 通訊員彭毓妍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