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張通過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系統發出的港資企業營業執照
港資企業設立登記的申請準備時間由原來的半個月縮短到最快一個小時
羊城晚報訊 記者余寶珠攝影報道:10 月 13 日,莞港兩地聯動,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辦港資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啟動儀式。會議現場視頻連線東莞市民服務中心,并頒發了全國首張通過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系統發出的港資企業營業執照,標志著港資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正式上線,香港投資者在莞投資興業將正式進入 "1 小時辦事圈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簡化相關法律文書
據介紹,港資企業登記改革之前,香港投資者在內地投資所需法律文書繁雜、審查不便,不利于紙質材料電子化。為此,東莞市市場監管局積極與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委托公證人協會溝通協調,并爭取上級支持,于 2018 年 10 月經司法部核準備案,在莞港兩地正式啟用簡化版香港公證文書,拉開了港資企業登記改革的序幕。
簡化后的公證文書,使用獲得市場監管、司法、商務、公安、港澳事務、金融、衛健及銀行等用證部門認可的統一格式文本,壓縮了新設企業主體資格證明文件的數量及篇幅,格式更規范、重點更突出、材料更濃縮、文書更通用、登記更簡便。同時全面重構港資企業登記業務流程,通過 " 一表填寫,一鍵采集;人臉識別,實名認證 " 的形式做到統一標準、方便操作。改革實施以來,已有 790 家港資企業使用簡化版公證文書成功在莞設廠興業。
建立信息共享數據庫
為解決港資企業公證文書跨境數據共享問題,東莞市市場監管局協助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建立公證文書信息共享數據庫,上線中國 ( 香港 ) 委托公證業務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 ( 以下簡稱 " 平臺 " ) ,實現平臺與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的數據對接,為工作人員快速比對申請材料、查驗公證文書真偽等工作提供便利,為實現港資企業商事登記遠程離岸辦理提供技術支撐,同時與中國法律服務 ( 香港 ) 有限公司、中國委托公證人協會積極建立長效溝通聯絡機制,實現了港資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從 " 最多跑一次 " 到 " 一次不用跑 " 的轉變,港資企業設立登記的申請準備時間由原來的半個月縮短到最快一個小時的轉變。
針對香港企業和個人沒有內地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無法互認、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等問題,東莞市市場監管局優化制度設計、系統設置、校驗規則,率先引入人臉識別技術與電子營業執照技術,在全程電子化登記材料上增加電子簽名,無需額外進行實名認證,破除港資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最后一個 " 中梗阻 "。
據介紹,辦理主體是持有來往內地通行證的香港自然人的,可直接采用人臉識別進行電子簽名;辦理主體是香港企業的,可由經公證的企業 " 有權簽字人 " 使用人臉識別進行電子簽名;不能簽名或者不愿意用人臉識別進行電子簽名的,允許書面委托中國委托公證人代理申請登記,并代理簽名。
鏈接:
東莞在冊港資企業達 8227 家
據介紹,港資企業是東莞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1978 年,東莞設立全國第一家港資來料加工企業,截至今年 9 月底,東莞在冊港資企業達 8227 家。近年來,東莞在商事登記領域不斷深化莞港合作,推出了粵港銀政通、香港公證文書信息共享等一系列便利化服務舉措。
頭條 22-10-14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