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挺住啊!
《昆侖神宮》口碑斷崖式滑落。
評分從 8.3 一路跌到 7.3,目測還將繼續下降。
(資料圖)
最后很可能與《怒晴湘西》并肩看齊。
該劇是《鬼吹燈》系列網劇的第 6 部作品。
按理說,積累了 5 部制作經驗,質量應該不斷完善精進才對。
可這一部水準依然飄忽不定。
吐槽最多的問題,莫過于怪獸五毛特效和刪減小說重要情節。
不吹不黑,怪獸特效確實一般。
食罪巴魯剛出場,就渾身透露著頁游風。
后續出場的斑紋蛟、雪彌勒也是如此。
假怪獸放到鏡頭里,與周圍場景形成了強烈的割裂感。
場景越逼真,就襯的怪獸越虛假。
一系列假怪獸看下來,既削弱了恐怖感,又影響了真實度,觀眾自然不會認可。
再來說說,刪減和弱化問題。
前兩集信息豐富、節奏飛快,看著還可以。
但越往后越覺得虎頭蛇尾、頭重腳輕。
小說中緊張刺激的生死簽、蒙眼走密道、魔國蛇群等情節,全被咔嚓。
除此以外,還弱化了擊雷山、祭壇、九層妖塔、阿香血淚的內涵表達。
這么做,等于把小說的精彩程度砍半。
而且會讓觀眾覺得鐵三角好像一路很順,缺少歷經千險的感覺。
進一步來說,走上絕路的悲壯,和絕處逢生的喜悅,都沒拍出來。
看到最后,仿佛講了挺多,卻沒有記憶點。
扒叔可以理解,影視作品體量有限,確實不能把整部小說搬上熒幕。
但保留與刪減的標準是什么?
如果標準本身就模糊不清晰,又該如何衡量刪減后的呈現效果?
扒叔認為,評分直線下滑就是觀眾對刪減標準最直接的反饋。
其實,在刪減和假特效背后,還藏著一個深層次的問題。
該系列的玄幻比重,被無限壓縮。
眾所周知,《鬼吹燈》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天下霸唱在傳說和野史的基礎上,融合了大量陰陽、風水、古文等知識。
用這些元素,構建了一個離奇、詭異、神秘的平行空間。
這是盜墓小說的魅力所在。
《龍嶺迷窟》之所以獲得系列最高分,部分原因也來自于此。
比如,在備受好評的懸魂梯橋段中,胡八一就用風水卦象帶領眾人破局沖關。
?
在智斗鐵頭龍王那集,胡八一還詳細解讀了什么叫龍脈,以及判斷龍脈的方法。
這并不是在宣傳封建迷信。
恰恰相反。
編劇是想借此來劃清科學與迷信的界限,讓觀眾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風水。
? 因為有大量風水知識做支撐,劇集看起來會更貼近玄幻盜墓的質感。
從這點出發,還可以進而洞察到,古墓為何神秘莫測?以及不同朝代對墓穴風水的側重點。
很可惜,自《龍嶺》后,玄幻元素就從風水科普變成了一點就過的傳言。
這也是該系列后面幾部,備受詬病的癥結所在。
扔掉玄幻,就只剩打怪獸了。
從《昆侖神宮》可以看出,這個系列已經徹底放棄描述觀音、佛像、信仰、習俗、風水等玄幻元素,并且用冒險替換盜墓話術。
它想強調自己是一部東方冒險傳奇劇。
關于這點,扒叔不敢茍同。
扔掉玄幻特色的《鬼吹燈》,更像是出品方的一次自嗨,而不是負責任的改編。
如果這樣都能稱自己是冒險傳奇大片,那門檻也太低了。
《昆侖神宮》傳遞出一個信號。
對玄幻元素的收緊,意味著接下來的《南海歸墟》和《巫峽棺山》大致也會變成打怪劇。
這也導致,《鬼吹燈》網劇系列,終歸要走上爆紅到爆糊再到不溫不火的命運。
看到這種變化,扒叔不由發出一聲嘆息。
記得7 年前,《鬼吹燈》曾是內娛想象力井噴的大 IP。
陳國富、烏爾善、陸川等知名導演紛紛入局。
演員陣容,是黃渤、陳坤、舒淇等一線電影咖。
特效畫面,由《指環王》和《獨立日》等國際大片的視覺總監來把關。
當時,內娛還能集結國際最優團隊,打造 " 雞鳴燈滅不摸金 " 的詭異與神秘。
現在卻只能螺螄殼里做道場。
弱化摸金描述,一心打怪獸。
值得注意的是。
《昆侖神宮》遭遇的改編困境,是接下來所有《鬼吹燈》影視作品的縮影。
無法還原小說精髓,導致翻拍數量迅速減少。
就目前存貨來看。
已經拍完的院線電影,只有一部《天星術》。
導演是執導《古墓麗影》的西蒙 · 韋斯特。
張涵予、姜武、盧靖姍主演。
劇情是全新編寫的故事,講鐵三角摸金出海盜洋墓,天星尋穴定乾坤。
這片本來傳 2021 上映,但在發布海報預告后,迅速消失不見,至今下落不明。
另一部傳來傳去的電影《尋龍訣 2》。
只是通過立項,并未進入實拍階段。
目前只知道,編劇是《尋龍訣》劇本顧問汪啟南。
至于陳坤、黃渤、舒淇是否回歸出演,還尚未知曉。
劇集部分。
確定拍攝播出的,只有網劇《南海歸墟》和《巫峽棺山》。
其中,《南海歸墟》已開拍。
依然由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主演,預計 2023 年開播。
網大部分。
有一部《牧野詭事之搬山道人》可以關注。
導演是唐季禮,主演有袁福福、何泓姍、周曉鷗、邢瀚卿、佟磊等。
劇情改編自天下霸唱小說《鬼吹燈之牧野詭事》。
講鷓鴣哨為了尋找父親身份,破解族人詛咒,與搬山一派共同尋找雮塵珠的故事。
影片去年 5 月在橫店開機,上線日期未知。
上述這些,是比較明確的《鬼吹燈》遺留資產。
扒叔認為,這些作品依然可以期待,但觀眾要調整好心理預期。
首先,絕不會照搬小說,刪減修改還原程度未知。
其次,打怪模式逃不掉,喜歡就是福音,不喜歡就趕緊避雷。
說白了,接下來《鬼吹燈》無論怎么拍,都做不到完整和正宗。也回不到《尋龍訣》時期的創作空間和精彩程度。
既然越拍越局限、越拍越變味,不如減少對它的消耗。
早點完結,也是一種尊重。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3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