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來運氣不錯的劉榮富,
其實命并不好。
作者:陳佳莉
(資料圖)
蝴蝶扇了下翅膀,就真的可以引發一場颶風嗎 ?
??? 對于國內一些電熱毯企業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
今年歐洲能源短缺,又即將進入寒冬,雙重夾擊下,電取暖設備需求量大增。原本國人眼中平平無奇的電熱毯,一下成了爆單產品。根據海關總署數據,僅 7 月,中國電熱毯出口歐盟的數量環比增長 150%。
一時間," 歐洲買爆中國電熱毯 " 的話題屢上熱搜。10 月 9 日,成都世乒賽接近尾聲時,組委會為外國運動員們送上了一份當地 " 土特產 " ——彩虹牌電熱毯。
網友評論:" 雪中送毯,很貼心 "" 屬于歐洲運動員的剛需了 "。
彩虹集團全稱為成都彩虹電器 ( 集團 ) 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電熱毯界的龍頭企業之一,這次 " 躺賺 "。公司上了熱搜,股價也一路飛漲,曾 8 個交易日內收獲 6 個漲停板,截至昨日收盤,連續 10 個交易日內漲幅超過 70%。
鮮為人知的是,彩虹集團背后的老板劉榮富,是個 " 狠角色 "。
殘疾人當上廠長
娛樂圈有句流行的話:小火靠捧,大火靠命。如今看來運氣不錯的劉榮富,其實命并不好。
1955 年,6 歲的劉榮富在一場大病中脊髓發炎,因為家庭條件有限,沒能及時治療,脊柱重度變形,落下了殘疾。
他沒有自暴自棄,發奮學習,考上成都七中,渴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 當時成績很好,自以為能夠考大學,不說清華北大,至少二類正規大學沒有問題。" 就在劉榮富覺得上大學十拿九穩的時候,突然接到通知,他要和眾多知識青年一起上山下鄉,只能被迫放棄學業。
離開校園,劉榮富陷入迷茫:不論是力氣活還是技術活,身患殘疾的他和健康的同齡人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 當時分配單位,很多單位都不要我,說不收殘疾人,后來到輕工系統一些效益好的廠,他們也不要我。" 劉榮富回憶。
最后,成都美光角梳生產合作社,成為了唯一一個愿意接收他的單位。
這是一個街道企業,入社后劉榮富發現,這里有很多像他一樣的殘疾人。
上世紀 70 年代初,角梳合作社屬于當時的虧損大戶,效益每況愈下,瀕臨破產。劉榮富腦子活,想到必須轉型。
他提議,當下最熱的是電動工具出口,電鉆成了熱銷產品,上面那個鉆夾頭只有上海能產,但上海當時是計劃分配,各地經常很難拿到貨源,如果能制造這個產品,將是一個緩解危機的突破口。
提議被采納,劉榮富牽頭新產品落地。不到兩年,產品出爐,銷量可觀。最終,單位連名字都改了,角梳合作社變成了鉆頭附件廠。
到了 80 年代,改革的風潮在蓉城涌動,鉆頭附件廠成為首批改革試點企業。經過民主選舉、承包經營,劉榮富被推選為工廠廠長。
·劉榮富(左三)當上廠長。
等到電鉆生意逐漸冷卻,劉榮富又想著帶廠子繼續摸索新的方向。
有一次參加全國家用電器展,英國生產的電熱毯讓他眼前一亮。
" 那時我們走訪了很多地方,感覺四川陰冷潮濕,一到冬天就更冷了,床上冷得睡不著覺。北方人來了都說,成都怎么比北京還冷。" 根據這個情況,劉榮富想到,搞電熱毯是個路子。當時還沒多少人有這個意識。
劉榮富還特地為新產品想了一句廣告語:" 彩虹牌電熱毯,祝君美夢。"
·劉榮富(資料圖)。
把電熱毯做到上市
電熱毯生產出來了,新問題也來了。
很多人對這種一插電就能發熱的毯子有些害怕,經銷商也不敢賣:這線路錯綜復雜,睡在上面安全嗎?
為了證明產品的安全性,劉榮富當時做了一個 " 驚人之舉 "。
在經銷商大會上,他把一張通電的電熱毯泡在水里,然后光腳站上去,大聲說:" 我站在濕的電熱毯上都沒事,放在床上怎么會有事呢!"
劉榮富獨特的 " 現身說法 " 形式,不僅讓人們記住了彩虹電熱毯,還直接打開了市場銷路。工廠從 1983 年的欠債 40 萬,變為 1984 年的產值 335 萬,盈利 25.4 萬,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第一代彩虹牌電熱毯。
1994 年,劉榮富通過引進日本松下的先進生產線,打造出行業內的第一條具有全線路安全保護的電熱毯,從本質上解決了消費者對安全性的疑慮。
在那個沒有空調的年代,幾乎每個成都人的家里都有過一床電熱毯,90% 還是彩虹牌。
不過,電熱毯始終是個季節性產品,一到夏天,就成了壓箱底的存貨。
到了 1996 年,劉榮富又想到了補充產品——彩虹電蚊香片。蚊香搭配電熱毯,天冷天熱都有市場。
比起傳統燃燒類蚊香,電蚊香安全、衛生,驅蚊效果也不錯,一上市就差點賣斷貨。
劉榮富說,那個夏天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在春熙路的各大商場每天供應 300 套還供不應求,大家連夜排隊買。這種熱度持續了半個多月,用現在的話說就是 " 網紅爆款 "。
2006 年,彩虹集團又推出了液體蚊香產品,以及戶外驅蚊霜、驅蚊水等,將產品做成了一個套系。
兩套拳頭產品相互加持,讓彩虹集團從當初產值一千萬的小廠,擴張到十個億規模的集團,廠址也從最開始偏僻的成都一號橋,搬到市中心的武侯立交橋附近。
風雨過后,彩虹集團看到了彩虹。
·劉榮富(中)在彩虹集團的會議上。
自己買賣做大了,劉榮富也想回報社會,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 廠發展得比較好了,也接收了很多殘疾人進廠上班,解決了他們的生存困難 "。
近幾年,彩虹電熱毯穩居行業內銷量榜首。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18 年,彩虹牌電熱毯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 11.47%,也就是說,全國每 10 條電熱毯中,就有 1 條來自彩虹集團。
2020 年 12 月,彩虹集團登陸深交所,成為電熱毯第一股。
·彩虹集團上市敲鐘現場。
上市當天,收盤價報 34.4 元,比發行價 23.89 元上漲了 43.99%,公司市值達到 27 億元。劉榮富成了人們口中名副其實的 " 電熱毯大王 "。
能把一條小小的電熱毯做到上市,71 歲的劉榮富似乎可以功成身退了。然而,資本市場的復雜多變是他沒有想到的。
" 風口"再起
上市即巔峰,差點成了彩虹集團的真實寫照。
股價在開盤當日的盛況沒能持續,不到兩個月便跌破發行價,此后一年多時間都在低位。
今年上半年,彩虹集團業績進一步下滑,4 月份股價更是觸及歷史最低點 15.23 元,相比最高點時接近腰斬。公司營收 5.33 億元,同比縮減 10.5%,電熱毯、電暖手寶等取暖器具的銷售額縮水近兩成。
營收狀況欠佳,主要原因還是那個致命弱點——電熱毯這買賣,看天吃飯。
2020 年至 2021 年的冬季,國內平均氣溫 -2.5 ℃,較常年同期偏高 0.8 ℃,暖冬加劇,再加上空調、電暖氣等取暖設備的普及,很多家庭的電熱毯被 " 束之高閣 ",讓彩虹集團陷入困境。
沒想到的是," 成也天氣,敗也天氣 "。
9 月以來,歐洲提前入冬加上能源危機," 電熱毯 " 概念走紅,彩虹集團股價自 9 月 21 日起接連大漲。
·彩虹集團股價自 9 月下旬起飛漲。
和火熱的資本市場相比,彩虹集團內部則冷靜很多。
近日,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產品出口業務處于前期的起步探索階段,目前取得了一些電熱毯訂單,量小金額低,未對公司營業收入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網友不禁發問:火成這樣了,為什么 " 沒有實質影響 "?
對此,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環球人物》記者解釋,雖然現在 " 電熱毯 " 概念非常火,但對于類似于彩虹集團這樣的公司,也可能出現業績表現不明顯的問題。
" 歸根結底在于,整個市場集中度相對并不高,也就是說,生產電熱毯和取暖器幾乎沒什么門檻,大部分電器類企業都可以生產。再加上一條電熱毯價格不高,利潤有限,所以在整個盈利情況上,影響暫時沒有體現。"
連續上漲的股價也引起深交所關注。10 月 10 日,深交所對彩虹集團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電熱毯出口情況及近幾年的收入和利潤情況,以及公司股價大漲是否存在未披露事項等問題。
股市的每一場 " 騷動 ",都值得警惕。江瀚認為,歐洲突然爆發的需求,也可能只是短期需求,需要看得更長遠。
在他看來,從長期發展考慮,類似于彩虹集團這樣的公司,需要考慮如何利用好這次難得的市場發展風口,將自己的市場優勢樹立起來,尋找到一些符合市場需求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不管是噱頭還是風口,對于 73 歲的劉榮富來說,又到了需要搏一搏的時候了。
部分資料來源:人民網、四川新聞廣播、《21 世紀商業評論》等。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