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羊城晚報訊 記者薛仁政、通訊員南五萱報道:近日,42 歲的廣州市民黃先生在工作路上不慎被小貨車碾壓,右上臂近肩關節處離斷,手臂撕脫離斷,頓時就昏迷過去。路邊的好心人緊急呼叫 120 轉送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搶救。
創傷骨科值班醫生馬肅霜博士接到急診電話,迅速趕往急診科,見傷者處于休克狀態,右上臂完全離斷,但是仍有再植條件。創傷骨科主任鐘華得知情況后,立即啟動創傷中心救治團隊準備手術,并積極協調急診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進行聯合救治。最終,歷經 6 小時手術,順利完成患肢血運重建,斷肢再植成功。
一條動脈、兩條靜脈,對接不能有絲毫差池
如何在保住肩關節前提下進行血管、神經吻合是整個手術的最大難點,也是手術成功關鍵所在。手術小組一組處理離斷肢體,一組清創殘肢端,按照保留肩關節達到最大功能恢復的要求,離斷肢體進行部分短縮,以便于解剖出遠端的血管和神經進行吻合。近端的殘肢端最大程度保留肱骨近端的骨量。
" 這種斷肢再植最少要保證一條動脈和兩條靜脈吻合,而且斷裂的臂叢神經必須予以吻合。" 鐘華介紹," 吻合要求非常精細,打個比方就像空間站對接一樣不能有絲毫差池。"
解剖處理好斷端之后,觀察頭靜脈為撕脫傷伴有缺損,遠端已失去吻合條件。于是外固定架固定好肱骨近端,吻合好肱動脈、肱靜脈及一條伴行的靜脈之后,再取一條皮膚的靜脈橋接吻合頭靜脈,觀察動脈搏動正常,靜脈回流通暢,逐步吻合臂叢神經。
歷經 6 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斷肢的正確保存是再植成功的重要前提
鐘華介紹,保留關節的斷肢再植技術就是要盡量使那些靠近關節處的離斷肢體盡量通過早期骨縮短保留關節,后期通過骨延長技術恢復肢體長度,從而達到最佳的肢體功能恢復。如今這項技術已使許多的肢體離斷患者重獲新生。
鐘華提醒,斷肢的正確保存是能否再植成功的重要前提。保存離斷的肢體一定不能浸泡在水中或酒精中,應該用一個干凈的塑料袋或布料包裹,放在小容器中。容器應該進行冷凍保存,可以放冰塊,若沒有冰塊,可以立即去超市買些雪糕替代。保存時一定要防止冰水滲入塑料袋內,之后將容器蓋上,盡快和患者一起送到醫院,以爭取斷肢再植的機會。正確保存的離斷肢體外傷后 12 小時都有可能再植成功。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2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1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
頭條 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