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6 日
(資料圖)
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
連續參與了三起山野救援
其中一起是 6 個大人帶著 4 個孩子
被困野山
在寒風中度過了一整夜
這起深夜救援
讓藍天隊員心生疑問:
帶著 10 歲以下的孩子
參加有一定危險性的戶外登山活動
是生活體驗還是在冒險玩命?
被困前已走了
9 小時、15 公里山路
10 月 6 日晚上 9 點多,北京房山藍天救援隊接到求助信息,有 10 人被困一處野山中。
當天北京市氣溫很低,23 名藍天隊員立即集結出發,其中有幾名隊員還穿上了棉大衣。
據藍天隊員介紹,被困者的位置離河北很近。
" 哪里有什么路!除了斷崖就是絕壁,老隊員像壁虎一樣趴在崖壁上,讓新隊員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行走。" 一名參與救援的藍天隊員說," 一夜不知經過了多少斷崖,事后隊友都說,這樣的路白天肯定不敢走,天黑看不清反而膽子大了。"
即使藍天隊員勇敢前行,也無法很快靠近被困者。
寒夜里,隊員們已大汗淋漓,后背的汗水早已濕透了棉大衣。途中,被困者的催促電話一個接著一個。
" 你們還在找我們嗎 ?"" 還得多久?"" 我們又冷,又害怕。"
為了盡快抵達被困者位置,山下的后備藍天隊員只好組織第二梯隊,火速支援。
終于,歷盡千辛萬苦,在 7 日早晨 7 點多,隊員們終于找到了被困的 10 個人,其中有 4 個孩子,最小的只有 6 歲。
休整期間,藍天隊員了解到,被困 10 人當天上午 11 點多開始爬山,直到晚上 8 點多被困,至少走了 9 個小時、15 公里的山路。" 爬山不比平地走路,15 公里是一個運動量非常大的數字。6 歲孩子的父親說,孩子一路都是自己走,危險的地方則由他帶著走。"
" 下山的途中,6 歲的孩子摔了兩個屁墩兒,孩子累過勁了,不停地哭鬧,開始各種找茬。" 藍天隊員說," 家長帶著孩子爬野山的情況不少見,迄今為止,房山藍天救援隊救援過最小的爬山者是 4 歲,最后是被藍天隊員背下山的。"
7 日上午 11 點半左右,藍天隊員護送被困的 10 人安全到達山下,此時距離他們被困已經過去 15 個小時。
不建議帶 10 歲以下孩子
遠距離爬山
年齡小的孩子適合不適合爬山?
藍天隊員認為,不應該帶 10 歲以下的孩子遠距離爬山,超過 3 公里的野山徒步都不應該讓孩子參與。" 這次救援中,有家長自豪地說,去年孩子走過 18 公里的野山,最后都給爬哭了,我們聽到這些話更多的感覺是無奈。"
藍天隊員解釋說,孩子正在長身體,遠距離爬山不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 上下山對孩子的膝關節不好,超大運動量對孩子的骨骼發育也不好。還有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尤其是遇險后漆黑的夜、呼嘯的風,又冷又餓等體驗。孩子年齡小時,適當爬山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不是不可以,但要適可而止,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量力而行。" 藍天隊員說,一旦出現危險,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心理陰影,甚至是悲劇。
爬山的目的是鍛煉身體
而不是炫耀
金秋已經到來,不少市民開始郊游采摘、登山賞秋。藍天隊員建議,爬山之前先做好充足的準備。
裝備方面,登山鞋、登山杖、登山包、頭燈、手臺、充電寶、食物和水等都是必需品,缺一不可。
在規劃方面,幾點上山、幾點下山、路線、領隊和隊友的選擇等,都要考慮周全。" 我們建議,爬山最佳團隊是 3 到 5 人,太多或太少都不好。"
在爬山途中,要學會及時終止潛在危險,比如遇到沒走過的路、岔路等有可能導致迷路的情況,要第一時間原路返回。一旦發生危險,報警后要在原地等待,萬萬不可摸黑找路。
" 要正確對待登山這項運動,爬山的目的只是為了鍛煉身體,不是到達某個山頂就征服這座山了,別讓虛榮炫耀之心把自己送上不歸路。" 藍天隊員警示說。
近年來
戶外登山已成為
人們喜歡的運動之一
在登山的過程中
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和魅力
然而
戶外登山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
便頻頻發生此類被困事件
深圳一男子和一名 13 歲小孩
登山后迷路被困于山中
10 月 2 日 17 時 15 分,深圳大亞灣特勤一站接到指揮中心調度稱:一男子和一名 13 歲小孩登山后迷路被困于山中,大鵬直屬站出動一車 6 人進行救助,大亞灣特勤大隊一站出動一車 7 人進行增援。
在經過長達四個小時的搜索,最后找到了被困人員,并及時提供了食物和水,無人員受傷。
浙江倆女孩
被困海拔 400 余米懸崖
10 月 2 日 7 時 37 分,浙江金華浦江縣公安局黃宅派出所接到女孩小簡的緊急求助,稱自己和朋友被困在官巖山的一處懸崖上,無法動彈。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緊張救援,被困人員終于被成功營救至山下安全區域。
據悉,小簡和其朋友原本想趁著節假日游玩官巖教寺,并體驗不同的爬山經歷,便選擇一條陌生的山路緩緩而上,誰知越爬越陡,最后導致被困懸崖邊。
山東爺倆被困山頂
10 月 7 日 15 時,臨沂蒙山公安分局治安巡防大隊 " 飛鷹 " 警航中隊接指揮中心指令稱,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四歲半的兒童在蒙山龜蒙頂附近被困,請立即趕往救援。
由于地形復雜,山林茂密,無路通行,救援民警一邊用無人機安撫被困游客,一邊和消防救援人員艱難行進,一步步接近被困位置。最終,成功將他們帶出危險區域。
山頂風景雖美
但登山的路途并沒有那么安全
有些登山者
還會冒險走入未開發的地段
戶外登山要注意什么?
一起學習
↓↓
戶外活動
切記安全第一!
來源 | 羊城晚報綜合 廣東消防、齊魯晚報、湖北消防等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9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8
頭條 22-10-04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