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現在的社會,寒門再難出貴子!
甚至有老師在網上發帖:近兩年學校里的中高考狀元,基本家里條件都很好。
(資料圖)
然而,這兩年許多人的故事,卻讓我們意識到,如今這個時代,寒門仍出貴子。
寫出刷屏《致謝》的寒門博士黃國平,在清華樹洞里講述自己求學歷程的貧困學長,還有今天的主人公——高考 744 分的龐眾望 ......
前兩位的故事,我們都寫過文章,今天來講講龐眾望的故事。
他 2017 年參加高考,憑 744 高分被清華錄取,四年過去了,大學剛畢業的他怎么樣了?
龐眾望,出生在河北吳橋縣龐莊村一個極不 " 普通 " 的家庭。
爸爸患有精神分裂,媽媽下肢殘疾。
1999 年龐眾望出生后,給這個貧瘠的家庭帶來了希望,于是,媽媽給他取名叫 " 眾望 "。
小眾望從小在行動不便的媽媽的照料下長大,他陽光樂觀,只要陪在媽媽身邊,就覺得很幸福。
可是,老天似乎特意刁難他,就連這樣簡單的幸福也要取走。
小眾望 6 歲那年,姥爺發現,下雨時別的孩子都跑起來躲雨,龐眾望卻站在雨里不動。
姥爺偷偷帶著他去看醫生,經診斷,龐眾望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必須手術治療。
可龐家連吃點好吃的都困難,哪里有錢給小眾望做手術?
村里人勸龐媽媽放棄:" 孩子的病看不好,你這個家庭還怎么過下去?"
可媽媽從未猶豫給孩子治病。
她讓小眾望推著輪椅,在村里挨家挨戶求助。最后,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湊夠了治病的錢。
由于行動不便,龐媽媽不能陪眾望去外地做手術,在送兒子出門治病前,她把他摟在懷里,嘴里默默祈禱上蒼保佑。
眾望住院的幾天,她整晚整晚睡不著覺,直到手術成功的好消息傳來,才流下喜悅的淚水。
大病初愈后的小眾望更懂事了,這場病讓他更加了解母愛的偉大與生命的意義,他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龐眾望照顧媽媽洗漱
當同齡孩子在看電視、玩游戲的時候,他自動擔起照顧媽媽的任務,早早起床,掃地、燒水、收拾房間,照顧媽媽洗漱、方便 ......
媽媽為了還鄉親們錢,還要給眾望掙出上學的費用,每天起早貪黑做繡活。手上被扎出許多傷口。
小眾望想辦法找到了幫媽媽賺錢的法子。
他把別人丟棄的瓶子、紙箱收集起來,還去工廠附近撿廢棄的碎鐵片,鐵片很鋒利,他害怕媽媽看見心疼,把廢品攢到姥爺家。
當他把賣廢品的十幾塊錢交給媽媽時,媽媽臉上帶著笑,背過身卻留下了心疼的眼淚。兒子手上的傷口,瞞不住勞作多年的她。
龐眾望在學校里的成績優異,每學期都捧回獎狀。
龐家晦暗的屋子,自從眾望上學起,開始燃起希望的光芒。
2014 年,龐眾望入圍河北省第三屆青少年自強之星時老師給拍攝的照片
可天不遂人心,龐眾望上初二那年,媽媽因嚴重貧血住院了。
這次,挨家挨戶借錢的人只有龐眾望自己。
爸爸不能與人正常交流,姥姥姥爺年邁體弱,家庭的重擔全壓在 13 歲的小眾望肩上。
他湊夠媽媽住院的 4000 多塊錢,又擔起了到醫院照顧媽媽的責任。
為了給媽媽增加營養,他在醫院旁邊的小飯店打零工,每天去菜市場撿爛菜葉,再給媽媽買一些便宜的菜,借用飯店的鍋炒一下,好的菜給媽媽送去,爛菜葉做的留給自己。
即便每天忙到腳不著地,龐眾望也沒放松學業。2014 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吳橋中學。
高中校園離家 50 多里,每個月只放一次假,龐眾望不得不選擇住校。
離家之前,小眾望給媽媽寫了三十封信,他讓媽媽在他開學后每天讀一封。
這些信有對媽媽生活的安排,有給媽媽的叮囑,有給媽媽講的笑話,也有在學校的見聞 ......
在手機通訊已經很發達的年代,龐眾望用這種原始的方式,陪伴著媽媽。
他還把高中的生活寫下來,和考試成績訂在一起,送給媽媽。
龐眾望在日記里寫道:既然苦難選擇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給苦難,把笑容交給陽光。
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龐眾望就是這樣的。
在高中班主任李瑩的印象里,龐眾望比較瘦小,但特別愛笑,陽光開朗,跟其他的孩子并沒有區別。
但是,李瑩老師到龐眾望家里家訪后改變了這個想法。
從左往右:龐眾望、母親、姥姥、姥爺
龐家實際情況比她想象的糟糕得多。父母長期患病,姥姥姥爺年邁體弱,家里沒有一樣像樣的家具,用家徒四壁形容都不為過。
李瑩老師說,最震撼她內心的不完全是龐眾望困難的家境,而是他一直表現出的自信自強、陽光開朗。
在李老師的幫助下,龐眾望申請到了貧困生補助,學費全免,每個月有 100 塊錢生活費。
靠著這筆錢,他順利讀完三年高中,每學期成績保持在年級前兩名。
2017 年,龐眾望參加高考,考出了 684 分(理科裸分)的好成績,并且獲得了清華大學 " 自強計劃 "60 分加分,以 744 高分如愿被清華大學工科試驗班錄取!
龐眾望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后,受到了許多社會善意人士的關注,很多人希望為他提供經濟支持。
但龐眾望婉拒了所有資助,在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自己找了兩份家教工作。他希望通過自己努力掙到學費,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五年過去了,被清華大學錄取的龐眾望現怎么樣了?
去年 7 月份,我們收到了好消息。
龐眾望大學四年多次獲得學習進步獎,在今年順利畢業,并獲得了直接攻讀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的資格。
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的院訓,說的好像就是龐眾望的一生。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對他說:對你來說,很多東西是無法選擇的。
龐眾望絲毫沒有猶豫地回答:但是我可以自己選擇我自己的未來。
龐眾望,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不抱怨,不哭泣,不祈求。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祝福所有身懷夢想的孩子能展翅高飛,人生越走越遠、離夢想越來越近!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予以刪除。
頭條 22-10-04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