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笑有淚,但更多的是震撼;
炮火襲來那一刻,每個人只有一個信念:帶同胞回家;
(相關資料圖)
之前只在新聞里看到過撤僑行動,原來真實的 " 旅程 " 那么艱辛;
……
今年國慶檔,這部《萬里歸途》一騎絕塵,承載了大部分觀影需求。 開畫 4 天,票房已達 5.8 億元, 在今年國慶檔的 7 部新片中遙遙領先,占據了總票房的七成, 而同檔期其他影片均未破億。同時,《萬里歸途》總場次 15.7 萬場, 成為中國影史國慶節總場次冠軍 。 目前,電影《萬里歸途》正在全國熱映中,即將全球上映, 從 10 月 21 日起于海外各地陸續上映 。
據北青報,《萬里歸途》真實還原了中國外交人員撤僑面臨的艱險和不易,電影中許多細節也引發觀眾討論。有一位真實的外交人員,就在微博發布了千字長文,從專業角度解讀了電影中的細節設置,還力贊電影 " 構思精巧,有好多細節和精妙之處,值得去二刷甚至三刷好好琢磨 "。還有外交人員觀看了電影后感慨," 把我們親身經歷過的撤僑行動用電影表現了出來,很真實,很打動人 "。也有即將成為外交人員的同學,看完電影更加深切體會到這份職業的使命和擔當," 看到前輩用勇氣和智慧為同胞打通歸途,很感動,希望能像他們一樣保護同胞 "。
據紅星新聞,電影首映禮上 ,一位曾在駐外使館任職的外交人員,分享觀影感受時哽咽落淚 ," 曾被困在使館八天八夜,但我們的信念就是哪怕最后一個中國人都要救出來!"
圖片里阿苑:社交媒體截圖(紅星新聞)
除了震撼,這部電影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聊的。
四大上市公司加持 未來 4 天預售票房均第一
就后期票房來看,每經記者注意到,《萬里歸途》票房增勢穩定,且保持預售領先的優勢。
據燈塔專業版,《萬里歸途》上映第三天(10 月 2 日)的票房為 1.857 億元,超過前一日(10 月 1 日)的 1.847 億元票房。截至 10 月 3 日 19 時 56 分,當天的全國實時總票房約為 2.2 億元,《萬里歸途》在其中占比高達 66%。 在接下來幾天(10 月 4 日到 10 月 7 日)的預售票房中,《萬里歸途》均為第一 。
圖片來源:燈塔專業版截圖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萬里歸途》,講述的是非洲某國爆發戰亂,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張譯飾)與外交部新人成朗(王俊凱飾)受命前往協助撤僑的故事。在異域絕境中與大使館失聯后,他們赤手空拳,帶領上百人徒步穿越戰火和荒漠,在反叛軍的槍口下,走出一條回家之路,成功撤離同胞。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萬里歸途》電影的背后,站著多家上市公司。出品方為華策影視(SZ300133,股價 4.89 元,市值 93 億元)、橫店影視(SH603103,股價 11.55 元,市值 73 億元)等 5 家公司,發行方為中國電影(SH600977,股價 9.93 元,市值 185 億元)等,聯合出品方則有上海電影(SH601595,股價 8.75 元,市值 39 億元)、貓眼、淘票票、抖音等。
盡管大眾心里早已知曉《萬里歸途》的結局,但影片中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極具代入感的劇情以及逼真的爆炸和槍林彈雨等效果,依然讓觀眾驚心動魄。
難怪不少人看后感慨萬分。" 全程看得都挺緊張 "、" 沒有胡亂煽情,踏踏實實把這個故事講完就是最大的震撼 "," 難以想象,原來‘我國成功撤僑’一句話新聞的背后,是外交官冒著生命危險在異國他鄉的戰火中克服重重困難換來的 "、" 看完電影走出影院,看著繁華的街道,有說有笑的路人,不禁感嘆,和平真好 " ……
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張譯參演的 46 部電影 已攬獲 217 億票房
有血有肉的角色,是影片成功的基礎。《萬里歸途》中,張譯飾演的外交官宗大偉,王俊凱飾演的外交部新人成朗,頗受好評。
面對復雜危險的撤僑工作,在要不要站出來主動承擔時,宗大偉猶疑過;在與叛軍首領進行手槍輪盤游戲時,宗大偉也難掩內心的緊張、恐懼。張譯將這些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地詮釋了外交官的責任與擔當:在危難面前不卑不亢,但在與家人通話時,又充滿了溫柔的牽掛。他帶動觀眾的情緒,讓大家忍不住數次落淚。
憑借《士兵突擊》中史今班長一角走紅的張譯,在電影界也有不錯表現,主演的《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票房均超 30 億元。據燈塔專業版,截至目前, 張譯的影視劇作品已達 86 部,其中電影 46 部,共取得了 217.19 億元的票房成績 。
在《萬里歸途》中,王俊凱與張譯有不少對手戲。戲里,作為一個初次被派來執行任務的年輕人,成朗滿腔熱血卻又稚氣未脫。戲外,與前輩相比,王俊凱對人物的塑造略顯生澀,卻也收獲了認可。" 積壓的情緒在王俊凱帶領同胞走出沙漠時得到釋放。" 不少網友表示,被王俊凱最后喊話的英文臺詞和眼淚深深打動。據燈塔專業版,王俊凱主演了《1921》《斷 · 橋》等 13 部影片,這些電影累計收獲 63.94 億元票房。
演員用得好,離不開導演饒曉志的火眼金睛。同時,饒曉志還駕馭住了宏大場景,用細膩人物角色感染觀眾,既不夸大事實,也不過于平實。這讓《萬里歸途》打破原本的創作難點,最終成為 2022 年國慶檔最大贏家。
80 后饒曉志,曾是中國話劇界最高榮譽——金獅獎最佳導演獎的獲得者。從《你好,瘋子》《無名之輩》到《人潮洶涌》,饒曉志十分善于創作小人物的故事。為了拍好《萬里歸途》,饒曉志不僅與多位外交官深入對話,還閱讀大量報告文學,這才逐漸找到了如今呈現給觀眾的故事切口。在他看來,外交官風度翩翩,能言善辯,處理事情不急不躁的亮麗外表下,其實也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面對危險困難時會有脆弱害怕的一面。
記者 | 杜蔚
編輯 |段煉 文多 杜恒峰
校對 |陳柯名
部分內容綜合自北青報、紅星新聞、證券時報、公開資料等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22-10-04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