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假期在重溫德內拉梅朵絲寫的《系統之美》。這是一本關于系統科學的書,它在帶我們了解系統的同時,幫助我們在遇到系統問題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里面有一段提到了適應力的問題:適應力總是有限度的。有適應力的系統可能是經常動態變化的,一直保持恒定的系統恰恰是不具備適應力的。KK 的《失控》里的自然界九律也提到,大自然作為最強大的系統,其中兩大特征就是變自生變和維持持久的不均衡態。
面對未知的大自然,我們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沖擊,而生態系統總是像我們展現它極強的恢復和適應能力,這其中很大原因要歸因于物種多樣化帶來的生態平衡和冗余。
面對金融市場,我們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沖擊,比如經濟發展周期的自然起落、通貨膨脹的飆升,突發性戰爭、投機情緒破裂、金融衍生品杠桿崩潰等問題。因此,搭建一個適應盡可能多環境變化的生態型策略系統,就是抵御風險的重點。
有基金經常為了風格鮮明易于營銷,或者是為了在某一時刻能成為市場明星,采取了單一的策略或者單一的行業風格打法。這種打法的本質是犧牲了組合管理的適應力換來高辨識度和高傳播性。當然,這可能也與需要掌握的技能深度有關,畢竟掌握一種策略就已經是不易,更不用說掌握多種策略并把它們較為和諧的整合到一個體系之中。
正如德內拉所說,適應力是系統運作的一個基礎,有適應力的系統就是一個大平臺,在該平臺支撐起來的空間里,系統可以自由地馳騁,一旦接近危險的邊緣,就會遇到一堵柔軟的、有彈力的墻將其反彈回來。而隨著系統適應力的下降,支撐的平臺就會變小,那道保護墻也會變矮、變硬,直到系統如同運行在刀尖上,只要有一點震動,就隨時可能墜落。因為人們通常更加關注系統是如何運作的,而忽視了其運作的空間,所以,在一般人看來,適應力的喪失似乎是突然來臨的,是一種意外。其實,在此之前,系統早已千瘡百孔。
回到投資,多策略投資的目的,是用不同視角的觀點,去構建出面對不確定性環境下更多的適應能力。為組合在復雜變化的環境中,爭取到更多閃轉騰挪的空間。以期取得長期更優的風險收益比(夏普比率)。$ 進化論復合策略一號 ( P001212 ) $
/xz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3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2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10-01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