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中國 2010 年人口普查資料》和《中國人口普查年鑒 2020》發現,十年來我國老年人口增加 8642 萬人,占比提升了 5.4 個百分點。從數量看,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廣東和四川 6 個省份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量超過 500 萬人,從占比變化來看,東北、華北等地的老齡化提升幅度較大。
接下來,我們會迎來 60 歲老人的一個快速增長時期。
【資料圖】
1959~1961 年,連續三年的困難時期,人口出生率銳減,只有 20.9 ‰。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 年、1961 年連續兩年人口出現負增長。
到了 1962 年,情況開始好轉,能吃飽了,國人幾乎立即開始猛生孩子,我國便進入了連續 8 年的人口高增長期。這 8 年中,人口出生率最高達到 43.6 ‰,平均水平在 36.8 ‰。這一階段的人口年均自然增長率達到 27.5 ‰,年均出生人口達到 2688 萬人,8 年時間凈增人口 1.57 億。
這 8 年出生的人,現在正好進入 60 歲。
所以,從 2022 年到 2030 年,中國 60 年前出生即年滿 60 歲的人口年增量將跳躍式增加,并維持高位。2022 年達到 60 歲的人口,從 2021 年的 1187 萬人增加到 2491 萬人,增量為 1300 多萬人。2023 年 60 年前出生人數有望增長到 3000 萬人,此后多年將維持在 2500~2800 萬人的高位。
二
老人多了,撫養比上升,福利不堪重負,老人就得自己掙錢。
2020 年,我國老年人口達到 2.64 億人,老年就業人口超過 6600 萬人。也就是說,每 4 個老人中,有 1 個人在工作。我國就業人口有 7.5 億人,在就業總人口中,60 歲及以上老年占比為 8.8%。也就是說,工作的人當中,每 12 個人,就有一個老人。其中,65 歲及以上占比為 5%,也就是說,每 20 個就業人員中,就有 1 人為 65 歲及以上。老人工作的比例顯然大于很多人的想象。
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超過 2.6 億人,其中 60~69 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 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身體狀況還可以,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仍有工作意愿和能力,甚至也有繼續工作的需要。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的推算,我國各大行業中,農林牧漁的老年就業人口占比最多,占總就業人口的 5.82%,占老年就業人口的 66.16%。換句話說,每三個老年就業人員,就有兩個從事農林牧漁業,更直接的說,就是農民。
一方面,這是因很多老人都在農村,只能從事農業勞動;另外,現在有退休金的農村老人很少,他們需要勞動換取生活費;還有一個原因是,農村老人并不存在退休的概念,只要能干得動活,都會一直干下去。這在統計上就會推高農村老人就業的比例。
曾經有新聞說 90 多歲的老奶奶還在工廠干活,引發關注,后來有人說,她是在她孫子開的廠里干活,沒人要她干,她自己愿意的,反正也沒事。這當然是一種特殊的、理性化的、美化的狀況,大多數老人要勞動,更多的還是看在錢的份上。
比起農村老人,城市老人的就業情況會更 " 舒適 " 一些。
對于有著較高學歷、技能的退休老人來說,想要繼續工作并不難。他們幾十年的職場積累,有大量的人脈、經驗。60 歲的年齡并不大,精力也足夠,往往是搶手貨,被原單位返聘,或者另外的企業招聘。
前段時間,有個做房地產的朋友手上有個郊區的養老樓盤。這個樓盤的服務之一,就是有小區醫生,平時接受一些業主的醫療保健咨詢,然后組織一些講座。他們想找一個退休醫生來做這個事,每周去兩三次,工資大約一萬多。他一直找不到人,為這個事發愁。我就問他,上海那么多醫院,找一個退休的醫生還很難嗎?他說,不好找,沒人來。由此可見,上海的退休醫生也蠻緊俏的。
三
老人繼續工作是一個全球化現象。
2020 年 9 月,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日本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數量及占比均刷新紀錄。在 65~69 歲人群中,高達 50.3% 的人仍在工作,這是該年齡段的就業者占比首次超過五成。而日本 65 歲以上的所有老年人中,有 25.1% 的還在工作。而在 2013 年,這一比例還只有 10.1%。
日本法定退休年齡下限是 60 歲。2021 年 4 月修訂后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把鼓勵退休年齡提升到 70 歲。根據該法,企業可通過提高或取消退休年齡、返聘等 5 種方式,努力為有意愿工作到 70 歲的老年人,提供就業機會。
韓國老人就業的比例比日本更高。經合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韓國 65 歲以上人口的就業率為 34.1%,創歷史新高,位居全球第一。韓國統計廳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 5 月,韓國 55~79 歲具備經濟活動參與能力的高齡人口首次突破了 1500 萬人,在總人口中的占比上升到近 3 成,這一群體就業率更是達到 58.1%,創下了歷史新高。
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 60 歲,而實際上,人們平均工作到 71 歲才會真正休息。在韓國,有 420 萬老人在工作,而韓國總人口也才 5000 萬。由于知識落后、體力下降,老人能找到的工作也是諸如快遞員、保安、清潔工、加油員等低端崗位。
韓國老人繼續工作的原因很簡單,為了增加收入,讓老年生活更有質量。韓國國民養老金調研機構 2017 年表示,50 歲以上韓國國民維持 " 最低標準生活方式 " 平均每月需要至少 145 萬韓元。然而,繳納保險 20 年以上的韓國人平均每月只能拿到養老金 88 萬韓元。韓國養老金難以滿足退休老人 " 最低生活標準 ",為了彌補,老人就需要去工作。
德國聯邦統計局 2021 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就業人口約為 3820 萬人,其中約 103.9 萬人是退休后再就業人員,約為 10 年前的兩倍。
2007 年德國議會通過了 " 漸進式 " 延遲退休方案。從 2021 年開始,每年延遲退休一個月,從 2024 年開始每年延遲兩個月,直到 2029 年實現 67 歲退休。在這個政策下,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德國老人就業比例不斷上升,在 2010 至 2020 年這 10 年中,德國 60~64 歲人口就業率從 41% 上升至 61%。其實,這不僅是政府規定,在德國,即便 65~69 歲這個年齡段雖已超過當前退休年齡,但就業率也幾乎翻了一番,從 2010 年的 9% 大幅上升至 2020 年的 17%。這顯然是主動行為。從 2020 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德國 65 歲及以上的就業者中約 1/3(約 42.7 萬人)是為了生計,另外 2/3 養老金、資產較多,只是為了增加收入,參與社會生活。
統計數據顯示,2000 年美國 65~74 歲的老年人約有 19.2% 在工作,2020 年該比例上升至 26.6%,預計 2030 年將升至 32%。目前 65 歲以上的老年打工人占到美國勞動力的 6.6%,預計到 2030 年將占到 10%。
2019 年,麥當勞與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及美國退休人員協會基金會合作,雇用更多的高齡員工,在美國五個州試行一項計劃,讓加盟商招聘更多的美國老年人。麥當勞當時表示將在夏天招聘 25 萬名員工,老年員工比重預計達 1/10。
四
麥當勞也在中國招聘退休老人。
近日,在中國老年人才網上,北京一家麥當勞不限年齡招聘員工,還特意提到了包括退休人員。對退休員工的要求是,女 50 歲以上、男 60 歲以上,彈性工作制。每周上 4~5 天班,每天 4~8 小時,工資為 1800~3500 元 / 月。據說現在有些低線城市青年人外流,麥當勞會招聘退休人員,退休人員的比例能達到 5%。
麥當勞里的崗位,很多都是人力密集型的服務崗位,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勞動力價格上漲,服務性崗位,不需要技術,收入也不低。但年輕人去做這些崗位仍然是不劃算的,因為成長性低,不能在工作中提升自己。但這恰好適合需要工作補貼老年生活的退休老人。服務業的很多崗位,都適合老人。
不要去批評麥當勞,麥當勞此舉,在解決自身勞動力來源的同時,也是對中國社會的善舉。現在老年人的就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小企業,都是一些門衛、保安、看倉庫、收廢品等工作。麥當勞公開招聘退休人員,可以讓這些老人進入一個更正規、更有保障的工作環境。這是一件好事。
幫助低齡老年人工作,有計劃地開拓低齡老年勞動力市場,發揮低齡老年勞動力的價值,其實挺好的。因為一旦養老金不足,很多人必須工作。顯然,對于一個 65 歲的老人,找一份新工作的難度,適應新崗位的難度,會遠遠大于就在舊單位上班。
前不久,日本知名家電零售商野島宣布,員工即使年滿原規定的 65 歲退休年限,如有意留任,只要該員工的健康狀況與工作態度符合公司要求,就能以 " 一年一約 " 的方式進行續約,最長將持續聘任其至 80 歲。野島將這個上限進一步提高到 80 歲,這并不是壓榨員工,反而是為了避免員工重新去找工作的尷尬,體現了日本企業對職工的善意,對社會的責任。
不管情感上是否接受得了,這就是當下中國乃至全球的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態度就是,讓老人就業變得更人性、更安全。《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 完善就業、志愿服務、社區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發揮低齡老年人作用 "" 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 "。但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因為退休老人沒有交社保,就沒有工傷保險,這對用人單位來說,就是很大的風險。很多問題也需要有預案和準備。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30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