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全國首艘!新一代 2000 噸級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在廣州南沙交付投運
羊城晚報訊 記者沈釗、張豪,通訊員羅瑞嫻攝影報道:9 月 28 日,全國首艘新一代 2000 噸級海上風電安裝平臺—— " 白鶴灘 " 號在廣州南沙正式交付投運(見上圖),這將是我國海上風電向深遠海進軍的重要利器,并為后續海上風電施工裝備樹立標桿。
" 白鶴灘 " 號是我國首艘符合第四代海風裝備功能標準的風電安裝平臺,暨實現自升、自航、深遠海等一體化綜合施工作業要求的風電安裝平臺,該平臺交付后將赴福建、廣東海域進行作業,是國內新一代海上風電裝備的排頭兵,是向深遠海一體化綜合作業能力發展的旗幟性裝備。
記者在交付活動現場看到," 白鶴灘 " 號風電平臺停在碼頭邊,向上豎起的樁腿長達 120 米,近 40 層樓高,堪稱 " 海上擎天柱 ",正因此該船建造難度遠超普通船舶。
這四條 " 大長腿 " 如何發揮作用?據介紹,當平臺裝載著風電設備來到目標海域時," 白鶴灘 " 號可停留在海面上,將這四條 " 大長腿 " 緩慢插入海底,穿過淤泥直達硬頂層,此后通過馬達發力將平臺升至海面上方,風電設備就可直接在平臺上操作和安裝,大大降低風電設備在海上安裝的難度。
據悉," 白鶴灘 " 號是目前全國范圍內起吊能力最強 ( 2000 噸 ) 、作業水深最深 ( 70 米 ) 、可變載荷最大 ( 6500 噸 ) 、甲板面積最大 ( 4200 平方米 ) 的自升自航式一體化風電安裝平臺,升降系統、起重系統等核心作業裝備均實現全國產化。該船長 126 米,寬 50 米,型深 10 米,集運輸、自升、自航、起重、安裝、動力定位等多功能于一體,具備 10 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安裝能力,能夠滿足深遠海一體化海上風電施工作業需求。
" 白鶴灘 " 號配置 DP2 級別動力定位系統,作業者可以在風高浪急、暗流涌動的復雜作業環境中做到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大大提升了深遠海施工作業的安全性、經濟性和便捷性。
作為國家全面落實 " 碳達峰 "" 碳中和 " 的重器," 白鶴灘 " 號成功建造標志著我國已經成功掌握了建造的核心技術,其投用將大幅提升我國海上風電施工作業能力。
頭條 22-09-29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