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窮養兒,富養女的真正含義。認為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女孩要給買好的東西多給錢花。
(資料圖)
教你如何 " 窮 " 養兒子 ," 富 " 養女兒:
窮養兒子,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
富養女兒,是一種文化修養的投資。
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就是培養寶寶自信、自立和智慧。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绔少偉男。所以 " 男孩窮養,女孩富養 " 成為傳統養兒育女的 " 金科玉律 "。
1
" 窮 " 養男孩的真正內涵
作為父母一定要清楚,現在兒子受 " 苦 ",長大后才會成為一個 " 富有 " 的人,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對于每個男孩子來說,無論是成長還是成熟,都需要自立自強,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需要面對更大的困難,需要不懈的自我奮斗,可以說,成功男人的成長和成熟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艱苦奮斗的過程。
也許,好多人認為 " 窮 " 養男孩,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銷,不要給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慣壞他,這樣的理解較為片面,和我們所說的 " 窮 " 養有一定的區別。
我們認為 " 窮 " 養男孩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通過對 " 窮困 " 和 " 艱苦 " 的切身感受,對孩子意志、品質、性格、心態的磨礪、鍛煉和培養給孩子帶來的價值。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男孩極易養成揮霍的習慣,貪圖享受,脆弱無能,不負責任,不知人間真情。就像有的城市小學生聽說農村有孩子吃不飽飯,竟吃驚地問:" 餓了為什么不吃巧克力?"
這不禁讓人想起歷史上的癡呆皇帝晉惠帝,天下荒亂,百姓饑餓,他說的話就是:" 何不食肉糜?" 這樣的男孩日后怎能面對生活的考驗。他們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
古話說:"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男孩要成才,不回避 " 艱難困苦 ",方能 " 玉汝于成 "。讓男孩過早地親近 " 富 ",遠避 " 窮 ",看似愛之,實則害之。
所以,一定要讓男孩在必要的 " 窮 " 和 " 苦 " 中得到錘煉,懂得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 " 窮 " 養男孩,并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憶苦思甜,讓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讓父母減少對男孩的嬌生慣養、包辦代替,讓男孩從小多一些經歷、多一些鍛煉,培養他們堅韌、頑強的性格。
概括起來," 窮 " 養男孩我們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和把握。
讓男孩過點 " 苦日子 "
優裕的物質生活和給孩子大量的金錢,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殺手。有人戲稱,孩子擁有大量的錢財,除了購回享樂、好逸惡勞、攀比之心外,還買回了囚車和監牢。
經濟騰飛了,腰包鼓起來的家長們將錢用在培養子女上,這本無可厚非,可以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環境,但絕不能給他們太過奢侈的物質享受。
要不然,就把錢存起來,等兒子長大,有了正常的金錢觀后再給他也不遲。為了兒子的積極奮進,為了兒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為了兒子不飽暖思壞,還是讓他過點 " 窮日子 " 為好。
讓男孩體驗挫折感
溫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疼的愛子觀,會促使男孩意志不堅強,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順心或挫折就走極端。
挫折會激發男孩勇敢無畏的精神,積極面對遇到的困難。作為父母,就必須讓兒子遭遇 " 挫折 ",鼓勵其克服并戰勝它。
讓男孩學會獨立生活
"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 萬事包辦 ",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學生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疊被,這簡直不可思議。這樣的男人能接受社會的各種挑戰嗎?能有創造力嗎?
所以,父母要盡快從兒童時起,就教會并讓他們獨立承擔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自理、會做家務、做飯、獨立辦事是人之必然!
讓男孩適當受點委屈
男孩子必須要學會堅強。適當地受點委屈,就會對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兒子做錯了事,家長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是必要的,哪怕他受點委屈,也不乏是育人的一種策略。
這樣的孩子,領略過多種情感體驗后,逆反心理少、心理承受力強、心理健康,易成大事。
讓男孩學會承擔責任
責任是男人肩頭的 " 徽章 "。因敢于擔當,不推卸責任,才讓男人更顯魅力。所以,父母對男孩要從小進行責任心的教育。讓他們未來能擔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讓男孩多點樂觀和愛心
樂觀的心態和善良的愛心,是一個成熟優秀的男人必備的品質。所以,父母要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擦去孩子心靈的污垢,消除孩子心中的自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樂觀開朗、善良真誠的人。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兒子,但愛有 " 小愛 " 和 " 大愛 " 之分。那種一味地寵愛兒子的做法,就是 " 小愛 ";而那種 " 窮 " 養兒子的做法,才是真正的 " 大愛 "。大愛無疆,男孩只有在這種教育下,才能成長為健康快樂、優秀卓越的男人。
2
" 富 " 養女孩的真正內涵
女孩富養,其主要真義是從小要培養她的氣質,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閱世能力,增強她的見識。" 富養 " 的女孩,因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等她到花一樣的年齡時,就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女孩最應該培養的品質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個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給予她幫助的人都心懷感激,是一名優雅的淑女。
鼓勵——鼓勵著養,而不是謙虛著養
曾有一位女孩的媽媽來信問我:教育女孩的方法太多了、太繁雜了,有沒有什么 " 最完美 "" 最簡單 "" 最容易掌握 " 的方法,可以讓我這個 " 懶媽媽 " 也能順利引導女兒成長為一名優秀女性?
我的答復是這樣的:非 " 鼓勵 " 莫屬。
我的一位學生,一位 13 歲的女孩,就曾在日記里這樣寫道:
每當我碰到困難,猶豫不決的時候,爸爸總是會堅定地站在我的身邊告訴我:" 孩子,在爸爸心目中你是最棒的,爸爸相信你能做到!"
多虧我的爸爸,我才能養成獨立、堅強的品格……
與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個關系的世界里,她們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認可,需要別人在后面推她一把。對她們來說,別人的肯定和認可、別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獨立、堅強、追求卓越的動力之源。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多說一句鼓勵的話、多做出一個鼓勵的行為,往往就會創造出教育的奇跡。
當然," 鼓勵著養 ",而非 " 謙虛著養 " 也就要求我們常說常做:
" 女兒,爸爸媽媽很愛你。"
" 爸爸媽媽相信你。"
" 在爸爸媽媽心目中,你是最棒的。"
女兒傷心的時候,把她擁在懷里;女兒膽怯的時候,拍拍她的肩膀;女兒憂郁的時候,時常給她一個明媚的微笑;沒事的時候,常和女兒靜靜地說點悄悄話……
不說不做:
" 你怎么總是做錯事。"
" 和 ×× 比,你真是差遠了。"
" 這樣的表現,真不指望你有什么出息了。"
疼愛——疼愛著養,而不是溺愛著養
女孩健康成長的第二個 " 富養內涵 ",就是愛,就是源自父母的疼愛。但是,家長朋友 ? 我想問問你們:疼愛的方式,你選對了嗎?讓我們先用這樣一個小故事來測試自己的 " 愛之度 "。
溺愛的故事:女兒和鄰居家的小朋友鬧矛盾,一位媽媽這樣對女兒說:" 可恨的 ××,都怪他,惹得我寶貝受傷,再也不和他玩了。"
疼愛的故事:女兒和鄰居家的小朋友鬧矛盾,一位媽媽則這樣對女兒說:" 我們原諒 ×× 吧,前幾天他還同你分享他的玩具了呢!"
什么才是真正的 " 疼愛 "?什么又是過了頭的 " 疼愛 " ——溺愛?同樣的一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是如何處理的?
我想此時每位家長心中,都己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不想培養出嬌氣、蠻橫無理,甚至頤指氣使的 " 小公主 ",就應杜絕 " 溺愛 "。
那么," 疼愛 " 究竟是怎樣一種愛呢?
在我看來,疼愛就是用光明、溫暖、堅信、樂觀……這些幸福的字眼,去占據女孩最初、最柔弱而單純的心靈,把它們變成女孩一生的信念,讓她的世界充滿愛與幸福。
負責——負責任地養 , 而不是順其自然地養
我的一位相交 10 幾年的女性朋友,每每和我談起自己的母親,總是一肚子的委屈:
從小到大,我媽什么都不管。我姐姐嫁人,她就一句話:" 這婚事我不同意,以后后悔了別來找我,也別怨我。"
我考大學那年,她也是一句話:" 你喜歡什么就報考什么,不用問我。" 結果現在,姐姐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最恨的就是媽媽;我一想到她說的那些話,也是想愛愛不起來。
每次想起我這位朋友的話,我就會深深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本應是與媽媽更為貼心、更為親密的女兒,何以對母親毫無感情?
想來想去,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真的是父母做錯了。父母錯就錯在,對女孩的養育太過 " 順其自然 ",而缺少一種 " 負責任 " 的態度。
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是什么?就是——你要為女兒的成長 " 幫點忙 "。
女孩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卑。(父母 " 幫點忙 ":帶你的女兒多多去交際,鼓勵她,贊美她,賦予她自信。)
女孩愛好很少,沒什么特長。(父母 " 幫點忙 ":帶你的女兒去逛逛樂器行以及舞蹈學校,引導并培養她的愛好。)
女孩遇到重大的抉擇,左右為難。(父母 " 幫點忙 ":把利與弊分析給女兒聽,旁敲側擊、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她。)
消極的父母,順其自然;積極的父母,創造 " 自然 "。
生活中,這種為女孩 " 創造自然 " 的幫忙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總而言之,負責不是說你對孩子的飲食起居照顧得多么好,就叫負責了。負責,是你對孩子能力的培養負責;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負責;對孩子的人生藍圖負責;對孩子的未來負責……
負責與否,決定了女孩會成長為一個一無是處、事事依賴別人的人,還是堅強獨立、獨當一面的人。
我以為,這才是富養女孩的真諦!
以上觀點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無論窮養,還是富養,其內涵都在于教育。家長無論是對男孩還是女孩,都培養孩子自信、自立和智慧的過程。
孩子的教育太重要了!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予以刪除。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8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