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入秋轉涼,歐洲能源價格飆升的背景下,民眾如何過冬成了大難題。指望不上集體供暖,歐洲民眾只能求助于取暖設備,而它們大多數都產自中國。
據海關總署統計,僅今年 7 月,歐盟 27 國進口中國電熱毯數量就高達 129 萬條,環比增長了近 150%。今年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也延長了一個月,不少進口商都追加了取暖器訂單。
(資料圖)
其中,國人常用的熱水袋也緊隨電熱毯的腳步,成了歐洲 " 過冬神器 "。相比于需要在電源插頭、材質上做歐洲本地化改造的電熱毯,熱水袋價格親民、安全環保、還無需用電,完美符合當下歐洲人的需求。
義烏商家琳瑯滿目的熱水袋產品。(圖源:義烏購)
9 月 26 日,在義烏經營老牌熱水袋 " 上海永字 " 工廠直銷的商家駱女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今年出口歐洲的訂單幾乎翻倍了,往年最大的客戶也就下單 90 萬件左右,而今年最大的客戶直接下單了 200 萬件。"
熱水袋成歐洲人 " 心頭好 "
" 你如果現在想做出口就有點后知后覺了,人家四、五月份就來進貨了。" 這是當記者詢問義烏熱水袋商家是否 " 有貨 " 時得到的普遍回答。
在義烏,熱水袋是一個極小的細分品類,只能歸在日用品的大類中,等待有意向的貿易商自行找尋。即便如此,在駱女士十幾平方米的店鋪里,也擺滿了上百種熱水袋,材質分為橡膠和 PVC,外表則分為絲光、螺紋和絨面,另外還有琳瑯滿目的熱水袋外套。
最傳統的橡膠熱水袋反而成為了歐洲的爆款。(圖源:時代周報記者 攝)
" 今年的外貿訂單真的提早了許多。" 駱女士透露,她也有在關注國際能源的情況,外國客戶們當然消息更靈通,他們 3 月就開始集體下單了,訂單一直持續火爆到 7、8 月。
" 我們的熱水袋分大、中、小三種尺寸,從 750 毫升到 2000 毫升都有。外國人一般喜歡大的,出口爆款的基本上都是最大號 2000 毫升的熱水袋,而且必須得是這種進口天然橡膠材質的," 駱女士強調," 歐洲人注重‘環?!?。"
在歐洲的亞馬遜網站上,熱銷前幾名的熱水袋價格基本在 8-20 歐元(約合 55-137 元人民幣)區間。而在產品的評論區內,不少人也曬出了自己的用戶體驗。一名比利時用戶表示," 在這個冬天,它值得這個價格!" 另一名英國用戶則抱怨稱," 因為英國議會的一意孤行,煤炭價格在一周內上漲了 20%,還好我現在買了兩個熱水袋!"
熱水袋和睡袋成為不少歐洲人過冬的標配。(圖源:社交媒體)
與普遍的認知不同,實際上,橡膠熱水袋是由克羅地亞工程師彭卡拉在 1903 年發明的,因此熱水袋很早就成為了許多歐洲家庭常用的保暖用品。但熱水袋在中國普及后,反而使其帶上了中國標簽。
一名德國用戶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她曾以為熱水袋是只有她奶奶會用的 " 老古董 ",但直到她在中國登山時,當地人將溫暖的熱水袋分享給她后,她才開始 " 迷上 " 了熱水袋。
在義烏做日用品批發的陳女士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熱水袋這種產品中國人更熟悉,我們的熱水袋出口到意大利最多。"2020 年,在意華人超過 32 萬,數量僅次于法國和英國,而在意大利中北部城市普拉托,當地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華人占比甚至達到了 14%。
取暖費用翻倍,歐洲今年冬天格外冷
作為歐洲高緯度地區冬季取暖的重要資源,歐洲天然氣價格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 10 倍以上,無煙煤價格也是去年同期的 3 倍,電價與去年相比更是上漲了 12 倍。
由于德國政府宣布從今年十月開始征收 " 天然氣附加稅 ",照此標準,一個四口之家的能源開支將增加近 500 歐元(約合人民幣 3445 元)
盡管截至目前,歐盟聲稱其天然氣儲備率已經達到 86%,按現有儲備增加的速度可以滿足過冬需求,但其供暖標準已經普遍下調。
生活在意大利米蘭的余小姐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意大利今年已經把最高供暖溫度從 20 攝氏度下調為 19 攝氏度,但是按照她往年的經驗,雖說是 19 度," 實際能燒到 17、18 度就不錯了 "。同時,意大利今年冬天的供暖時長也縮短了 15 天,即開始時間延遲了 8 天,結束時間提前了一周。
" 還好我的俄羅斯房東早早地就給房子裝好了空調," 余小姐慶幸道," 否則我可能就要像其他朋友那樣,為翻了三倍的天然氣價格發愁。"
據了解,大多數歐盟國家都做出了相似的調整,統一將公共場所供暖溫度下調到 19 攝氏度,其中,法國還將供暖的開始時間從 10 月下旬延后到 11 月。
事實上,早在今年 3 月,許多義烏商家就感受到了歐洲人今年對過冬的焦慮。
一名經營床上用品的義烏商家向記者表示,許多歐洲客人在買了被子之后,就會詢問她哪里能買到電熱毯和熱水袋。
義烏商家發現,有著創意外形的熱水袋今年更適合內銷。(圖源:義烏購)
另一名從事日用品批發的義烏商家則表示,歐洲客戶今年過來采購的都是最便宜的傳統熱水袋,明顯是 " 走量 " 的,而有著創意外形的其他熱水袋反而沒有往年那么受歡迎,這也許代表著對部分歐洲人而言,熱水袋成為了 " 剛需 "。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7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