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深圳市金融科技專項發展規劃(2022-202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意見稿)》”),提出3年內集聚培育10家以上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科技類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國家級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增至5家。
《規劃(意見稿)》提出,力爭到2025年,進一步提升金融科技產業生態環境,集聚一批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創業團隊、基礎平臺和優秀人才,培育一批金融科技龍頭企業和行業標桿,著力突破一批金融科技前沿關鍵技術,推廣應用一批高質量金融科技創新成果,促進形成一批金融科技業務標準,將深圳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規劃(意見稿)》在五個領域提出具體目標,一是金融科技集聚效應不斷顯現。在全市形成5個左右以金融科技為發展重點的園區、樓宇,并形成較為完善的金融科技配套支持服務體系。集聚培育10家以上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科技類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國家級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增至5家。
二是金融科技技術創新重點突破。充分發揮深圳市創新資源集聚優勢,推動金融科技關鍵軟硬件應用研究攻關持續深入、場景適配不斷加強、成果轉化更加順暢,在芯片、算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效能穩步提升,產學研用互為支撐、穩健高效的技術供應體系和開放創新生態更加健全。
三是金融科技場景應用廣泛普及。金融科技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持續拓展、普惠范圍有序擴大,金融機構上云用數賦智水平穩步提高,金融業數字化邁入深化發展新階段。數字普惠金融和無障礙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科技賦能金融資源更加精準高效地配置,助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四是金融科技人才培育初具成效。金融科技人才規模顯著提升、集聚效應持續增強,取得深港澳金融科技師資格人數達到1000人,形成較為完善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和評價體系,初步建成鼓勵創新創業、宜居宜業的金融科技人才發展環境。
五是監管科技創新應用走在前列。培育一批在合規科技、監管科技、倫理規范等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金融科技治理體系,金融科技創新監管進一步強化,數字化監管能力持續提升,與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相匹配的風險防控體系更加健全。
《規劃(意見稿)》指出,深圳金融科技生態完整,在諸多領域已處于全國前列、亞太一流,具備了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基礎條件,包括政策環境不斷優化,企業雁陣格局逐步形成,行業實踐案例不斷涌現,創新監管試點深入推進,基礎服務支撐不斷鞏固,互動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等。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深圳金融科技專項排名最高位列全球第四。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深圳金融科技發展存在的不足,包括整體布局尚不均衡,應用場景還待拓展,投融資體系仍需完善,創新監管機制有待健全,配套支撐體系還需提升。
《規劃(意見稿)》同時從推動金融科技機構高水平集聚、促進金融科技特色應用集中涌現、完善金融科技基礎設施載體、支持金融科技技術研發應用、加強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培養、健全金融科技投融資體系、加強金融科技風險防控等八個方面明確了深圳市金融科技發展的主要任務。(深圳特區報記者 沈勇)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6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