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南北大眾員工 " 互懟 " 的視頻引發熱議。起初,一位疑似來自一汽 - 大眾的員工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介紹一汽 - 大眾和上汽大眾的區別。該員工稱," 一汽 - 大眾更多是生產大眾全球車,比如說速騰、邁騰、探歌、高爾夫等都是直接搬運德國的原型車,而且部分車型和奧迪共線生產,例如奧迪 Q2 和高爾夫,所以說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就更高一些。" 同時表示," 上汽大眾更多生產的是國內特供車,比如帕薩特、朗逸,車輛外觀觀賞性和配置都較一汽 - 大眾更高一些,但一汽 - 大眾的整車工藝、底盤調校、車身用料會更精細一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汽 - 大眾員工的描述,直接給上汽大眾扣上了生產特供車的帽子,引發上汽大眾員工的不滿。于是,一位疑似上汽大眾員工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視頻回懟:" 一汽 - 大眾生產的是全球車,難道整車零部件都是 CKD 進口?不是吧!例如朗逸和寶來,除了車身輪廓、前圍后圍這些外觀件圖紙不一樣,其它大多數零件尤其底盤零件都出自于同一張圖紙,咋你就變成全球車了?南北大眾一家人,宣傳自己的品牌沒有問題,但請不要貶低別人。" 該員工還爆料:" 前幾年一汽 - 大眾沒有自己的試車場,沒有地方跑路試,是上汽大眾把試車場地開放給你們用,而且現在一汽 - 大眾的農安試車場,還跑不了 10 萬公里耐久性實驗吧。" 最后他不由得感慨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德國大眾汽車在華共有三家合資公司,分別是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 - 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及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上汽大眾總部位于上海安亭,一汽 - 大眾總部位于吉林長春,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因此國人將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并稱為 " 南北大眾 "。
相比之下,上汽大眾的資質更老。資料顯示,上汽大眾成立于 1984 年 10 月,由上汽集團和德國大眾合資經營,是國內歷史悠久的汽車合資企業之一,目前旗下擁有大眾、斯柯達、奧迪三大汽車品牌。一汽 - 大眾成立于 1991 年 2 月,由一汽集團、德國大眾共同出資建設的大型轎車合資企業,目前旗下擁有大眾、捷達、奧迪三大汽車品牌。
雖然均是與德國大眾合資成立的公司,但兩家公司存在本質區別。天眼查顯示,一汽集團持有一汽 - 大眾 60% 股份,而上汽集團持有上汽大眾 50% 股份。也就是說,一汽集團和德國大眾持有一汽 - 大眾股份比例為 60:40,而上汽集團和德國大眾持有上汽大眾股份比例為 50:50,這也是一汽 - 大眾中間多一條 "-" 的原因。相對而言,一汽集團的話語權更重。
雖然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是合資品牌,但成立時間早的企業在品牌影響力以及市場份額方面要占據更多的優勢。相比之下,一汽 - 大眾更容易受到大眾的重視,更貼近傳統的德系車,像捷達、速騰、寶來、邁騰、高爾夫這些全球熱銷車型都由一汽大眾生產。2001 年,一汽 - 大眾將第四代 Jetta 車型引入國內,并將其取名 " 寶來 "。2006 年,一汽 - 大眾將第五代 Jetta 車型引入國內,并取名為 " 速騰 "。2007 年,一汽 - 大眾將 Passat B6 車型引入國內生產,并取名為 " 邁騰 ",它是一汽 - 大眾旗下首款中型車,與上汽大眾帕薩特互為姊妹車型。
一汽 - 大眾率先國產奧迪,也足以見得德國大眾對其的偏愛。例如奧迪 A6,其原型車奧迪 100 分別于 1968 年、1976 年、1982 年推出前三代車型。1995 年,第四代奧迪 100 進行中期改款,并將奧迪 100/200 系列車型名稱改為奧迪 A6。當年 11 月,中國一汽、大眾集團及奧迪汽車在北京簽署奧迪轎車納入一汽 - 大眾生產的合同。1999 年秋天,中國第一款全球同步國產的高檔轎車奧迪 A6 在長春下線,從這一代車型開始,中國第一次以加長 90mm 的形式,為中國市場專門設計和生產。
上汽大眾更注重研發能力,其早在 1996 年就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而一汽 - 大眾因為有德國大眾的支持,直到 2008 年才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足足比上汽大眾晚了 12 年。這一點,例如帕薩特、朗逸、凌渡等車型都是由上汽大眾和德國大眾聯合研發出來的,比較符合國人的用車需求,所以朗逸才能在緊湊型家轎市場經久不衰。據了解,上汽大眾早在 2007 年就開始研發全新帕薩特,這款代號大眾 NMS 的中高級轎車在誕生之初就已經明確將作為 PASSAT 品牌的后繼車型在中國市場推出,從設計上更多地考慮到中國市場的需求。2011 年 4 月 17 日,全新帕薩特車型正式上市銷售,新車提供 1.8TSI、2.0TSI 和 3.0L V6 三種動力搭配,售價從 21.88-31.08 萬元。
從上汽大眾最新推出的奧迪品牌,也可以看出自主研發能力的精湛。作為上汽奧迪首款車型,奧迪 A7L 基于進口奧迪 A7 車型打造而來,但是為了實現差異化,其中進口奧迪 A7 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取消了進口奧迪 A7 的溜背車身設計,并針對國內市場需求對車身進行加長,更趨向于傳統的三廂車造型。當然,這種改變是否能夠贏得市場認可,市場也已經給出答案。
不難看出,一汽 - 大眾投產的車型確實更多的是德國原型車,而上汽大眾更側重自主研發能力,針對國人的消費需求進行投產。不過,引入原裝車進行國產也不代表什么,朗逸和帕薩特的銷量都要明顯好于姊妹車型。因此,也不需要強調到底誰好,消費者只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即可。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臺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5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4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