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級高二年級開學已經將近1個月了,作為第一批高考改革新政下的學生,高二學生的選課走班已經全面鋪開。在遵循考生意愿的前提下,目前高二學生的選課還是以“穩”為主,并沒有出現很多種選課組合的情況,而是在傳統文理科的科目排列上有所調整。據悉,后期安徽省將進一步加大學校建設增加教室、控制大班額、擴充師資,為走班教學提供保障。
職業生涯規劃已提前學習
新高考改革是從2021年秋季高一學生開始的,不過對于首屆高考改革的學生來說,高一階段走班教學并沒有對他們的學習有啥影響。
“我們高一時還是分班,以班級為單位,因為還沒有涉及到分科。高一主要是做生涯規劃的培訓和學習。”作為改革的首批試水生,已經高二的小蘇同學說他的高一階段都是在固定的班級里上課,學習的課程也是全科式的,還沒有選課。不過為了幫助大家提前適應以后的走班教學,高一時他們在一些選修課上已經開始試點“走班”,譬如音樂課、校本實踐課等。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選修課程,上課時不同班級的學生匯集到多媒體教室等地學習。但是在高一時學校對學生和家長做了很多職業生涯規劃的培訓和學習,讓大家提前對高二的分科有所考慮。
高一時的走班教學好處是提前讓師生有了一個適應的過程,也讓學校在管理上可以摸索,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為高二階段大規模走班做準備。
多數學生在傳統分科上略調
進入高二年級已經將近一個月了,從最初的忐忑和擔憂到現在與新班級同學相處融洽,合肥一中高二學生朱盈麗和她的同學們已經適應了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
“雖然學校很早就已經進行過學生生涯規劃教育,但我們還是有很多擔心,擔心走班浪費時間,擔心上課混亂無序,擔心課堂效率低下,擔心和周圍的同學無法溝通交流。”朱盈麗的高考選科是“歷史+政治+化學”,其中只有化學學科需要走班,其他學科都還在原先班級中學習。開學后每個同學都會發到一份自己的課程表,走班科目下詳細注明走班班級號及所在位置,學生明確自己的課程安排。經過最初一兩天的磨合后,現在朱盈麗在走班班級已經固定了自己的桌椅,和新班級同學們也漸漸熟悉。學校還采用固定學生座位考勤和任課老師拍照記錄的方式,以防出現逃課缺課行為。
據了解,合肥一中的走班選課主要按照“定二走一”的方式,涉及到選課的六個學科,學生可以選三個,其中兩個是固定班級,有一個學科需要走班。實際操作中,同班選科基本相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本班教學,便于班主任統一管理,只有部分選科以及學考科目需走班教學。事實上,這種模式在高中學校目前具有代表性。
“走班選課并不是想象的完全隨學生心意,這其中涉及到學校的承載能力,還有高考招生的指揮棒作用,學校會做一定的引導,首次試水學校和家長都不希望步子邁太大變動太多。”一位高中班主任說,政策要求選課走班要尊重學生意愿,學生應綜合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理想志愿等。但實際操作中,如果學生選擇的組合過多,班級管理上就會存在很大的難度,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據了解,目前高中學校在選課時都會對學生做一定的引導,在原有的文理科分科的基礎上做調整,譬如某一個選歷史的同學對生物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學校也會尊重其意見,讓其跨科組合,但是多數同學還是遵循的傳統的文科、理科三學科的組合,教學和管理上也沒有出現大的變動。
走班教學依然受場地和師資掣肘
即使現有的走班只涉及部分學生,但是在一些高中學校尤其是薄弱學校和縣城以下地區的學校,走班教學實施依然有難度,這其中主要受到教室、師資等硬件設施的限制。
“走班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散,需要更多的教室才能走起來,同時也需要更多的師資來應對,而這在很多地方現在實施起來還有一定難度。”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合肥市近年來大力建設高中學校,硬件和軟件都在不斷投入。但是在一些經濟較弱的地市、縣城和縣城以下地區學校,這些條件就有所欠缺。因此,學生選擇受到了一些限制,主要還是延續著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意愿進行微調。要想真正實現全員走班流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將從教室和師資上做保障
選課走班制,打破了傳統的行政班,取而代之的是行政班與教學班并立,對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安徽省將改善辦學條件,補充師資力量。
安徽省教育廳數據統計顯示,僅2021年,安徽全省各地共投入94.8億元,新建、改擴建126所學校,新增6.1萬個學位,著力化解大班額問題。根據課程實施需要,修訂完善普通高中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等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并指導各地各校配齊專用教室與場館,配備理化生新增儀器設備改善教學環境,為選課走班提供硬件條件保障。
在師資力量隊伍方面,安徽省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招聘制度,落實市縣中小學教師招聘主體責任,開展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調整工作,優化編制資源配置。2021年安徽全省共招聘普通高中教師5016名。據悉,下一步,安徽省將制定實施“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利用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選科指南,進一步加強對高中學生選科的科學引導。(大皖新聞記者 張曉嶸)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