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正式啟動。這是繼2006、2012和2017年后第4次長江全流域江豚科學考察,也是長江十年禁漁實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種系統調查,對于長江江豚乃至整個長江生態系統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考察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組織,長江中下游6省(市)漁業主管部門、有關科研院所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考察覆蓋有長江江豚分布的長江中下游干流、鄱陽湖、洞庭湖以及部分支流汊江水域,由120余名考察隊員、20余艘漁政船艇同步實施。
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獲悉,安徽省主要負責長江干流湖口至馬鞍山段考察,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技術牽頭,省內多家教學、科研、管理單位參與,安慶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農業農村局配合保障。干流考察后,安徽江段將隨即進行骨牌洲、清節洲、鵝毛洲、鳳凰洲、鐵板洲、黑沙洲、陳家洲、太興洲等汊江考察。
據悉,在活動啟動后,我省安排派出了兩艘漁政船及相關隊員參與,相關考察預計將在9月底前后結束。“考察期間這些隊員都居住在船上,靠岸后僅增加一些補給就要繼續開展工作。”
記者了解到,為了獲得更加全面的的江豚觀測數據,本次科考的考察技術對比以往常規手段也將有所創新,將采取分段同步考察,除了常規的目視、被動聲學,還加入了自動影像輔助系統(VAOS)、水環境采樣(eDNA)等手段開展采樣工作,便于更準確考察江豚種群分布情況及棲息環境情況。
長江江豚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屬于長江中特有的淡水鯨類,是評估長江生態系統狀況的重要指示物種。2017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顯示種群數量約為1012頭,種群極度瀕危。
據悉,通過本次考察,將全面掌握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分布特征和棲息地現狀,整體評估長江江豚種群現狀、棲息地狀況及變化趨勢,科學分析長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護措施效果,為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長江江豚保護方案提供依據。(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3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2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
頭條 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