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動”,記者昨日從深圳交易集團獲悉,自開展建設工程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以來,僅2021年就為企業節約成本約4.33億元,每個招標項目為企業節約業務辦理時間約3天,為交易主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深圳市自1998年就開始探索電子化招投標,并率先在電子招投標系統中開發標書編制子系統,市場主體通過該子系統制作電子招標文件或投標文件,并上傳至系統,無需再提交任何紙質文件。目前招標人發布招標計劃、招標公告、招標文件、資格審查、開標、抽取評標專家、公示中標結果、打印中標通知書、合同簽訂等環節,均可實現線上辦理。
深圳交易集團還不斷延伸服務電子化的服務半徑,當中就包括在電子招投標系統中推出電子保函功能,市場主體可“一站式”在線完成電子保函辦理、保費繳收、電子發票和保函開立等。
施工合同網簽功能的上線,更是實現了招標人與中標人在線簽訂中標合同。深圳還上線了電子營業執照功能,在全國率先實現招投標全流程業務“一照通辦”。電子招投標系統與財政支付系統間的信息互通,讓中標人可在線查詢工程款支付進度。
據介紹,自去年11月被列為首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以來,深圳進一步深化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融合BIM、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實現了電子交易全覆蓋、交易過程全公開、交易環節全留痕、信息共享全方位、智能監管全過程。
如今,深圳電子招投標系統已覆蓋施工、監理、勘察、設計、貨物、服務、物業等八大類項目,實現了房建、市政、交通、水務、園林等全領域項目的全流程線上辦理。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通過在建設工程招投標環節率先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打造BIM電子招投標系統(簡稱“BIM系統”)。投標人根據項目招標內容及技術要求編制BIM投標文件,將工程建設進度計劃、場地布置、資金資源計劃、清單報價及費用構成等信息與三維建筑模型相結合進行展現。評審專家均可通過BIM系統在線查看投標人遞交的BIM投標文件,更清晰、直觀了解投標方案,提升評審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目前,BIM電子招投標系統已覆蓋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和水務工程三類項目。
信息化技術的引入,也讓招投標過程的透明指數不斷提升。據了解,深圳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已對招投標交易環節實現全流程信息依法公示,行政監督部門也可對電子招投標系統中的各環節交易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20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9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
頭條 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