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農辦、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等7個部門日前聯合出臺《關于大力實施藝術賦能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實施“藝術家駐村”“藝術提升品位”“設計改變生活”行動,用藝術激活鄉村資源,激發內生動力,賦能鄉村產業,美化鄉村環境,提升鄉風文明,差異化打造主題依托、產業導入、技藝傳承、資源挖掘、文化深耕等不同類型的藝術賦能村,助力鄉村振興。
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10條藝術賦能特色風景線(共富帶)、150個藝術賦能村;引育藝術家團隊50個、駐村藝術家150名;培育鄉土藝術人才1000個以上。推出一批藝術賦能省級典型案例和特色示范村,搭建一批藝術賦能交流展示平臺,形成一批特色凸顯的藝術賦能品牌成果,藝術賦能村居民收入、集體經濟收入顯著增長,成為農業農村共同富裕的鮮明標識。
主要任務有六大:
壯大藝術人才隊伍。堅持外引內育,形成梯次化藝術人才隊伍。建立鄉村實踐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產業孵化基地,搭建長期深入合作的平臺機制,聚合藝術院校師生、文藝“兩新”等多方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建設。建強鎮(鄉、街道)文聯組織,壯大基層文藝社團,深化“文藝村長”制度,鼓勵創新駐地實踐指導、項目全程陪伴等方式,推廣“鄞州區精品線營造師培訓”模式,培育一批本土優秀文藝人才,組建一批“藝建小分隊”。
傳承鄉土文化技藝。堅持本土化、人本化、生態化,注重繼承與創新、保護與利用相結合,推動鄉村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傳統工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挖掘鄉村木工、漆藝等民間匠人,參與鄉村老宅、傳統村落等修繕,制作“三金一嵌”等傳統手工藝品,“老手藝”賦能“新生活”。深化鄉村微更新、微改造,將鄉村的“邊角料”區域打造為“微花園”“微菜園”“微果園”,“老習慣”裝點“新家園”。
激活藝術創意引擎。實施“設計改變生活”行動,推動從“建設鄉村”到“運營鄉村”轉變,拓寬“兩山”轉化通道。以“藝術+”“+藝術”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鄉村文創產業發展,推進鄉村多產業、多元素跨界融合,培育文農旅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創造文農旅消費新需求、新場景,塑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促進“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采取一個村莊捆綁一位設計師、一位創業導師、一位運營師“1+3”陪伴式村民家庭創業模式。
打造藝術村藝術線。立足藝術與環境、生活、產業的融合,按照循序漸進、逐年提升的原則,營造鄉村藝術場景,規劃建設一批藝術村、藝術風景線(共富帶)。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做好“留綠、留舊、留魂、留白”等文章,重點打造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藝術賦能村,并聯動創建一批省級特色精品村、景區村和未來鄉村。鼓勵多村聯建,推進藝術賦能村組團發展。
培育藝術市場主體。支持各地培育和引進骨干文藝企業,扶持鄉村小微文藝企業和工作室、個體創作者等發展,鼓勵其他行業企業和民間資本通過多種形式投資鄉村文藝產業。支持各類鄉土人才、返鄉文藝人才、文化藝術家等在鄉村創新創業,為其提供創業發展空間、解決創業融資難問題。
提升村民藝術素養。深入推進“文藝送萬家·文明助共富”文藝志愿服務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萬”工程,推廣“點單式”志愿服務模式,建立志愿服務精準觸達機制,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國寧波網記者 孫吉晶 通訊員 鮑明浩 蔣攀 文/攝)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6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5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
頭條 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