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初步構建起歷史文化保護省、州(市)、縣(市、區)、鄉鎮、村五級縱向保護法規體系,全省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實現換擋提速。
目前,我省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7座,位居全國第四;中國傳統村落708個,位居全國第二;擁有5處世界文化遺產、17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國家工業遺產、8處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08年《云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條例》出臺以來,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會澤、通海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相繼出臺或修訂了保護條例及保護管理辦法;2020年10月1日,我省首部傳統村落保護單行條例《云南省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傳統村落保護條例》實施。在五級縱向保護法規體系的保駕護航下,全省各地涌現出一批保護與發展的典范。
劍川縣沙溪鎮寺登村通過對建造古法的細致研究,原樣恢復了古建筑及古街道,開創了以原味保護為主的“沙溪模式”;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充分發揮老年協會、婦女聯合會等作用,監督村民保護古民居、古樹木,形成以自發保護為主的“周城模式”;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景邁村在對傳統民居詳細調查分類的基礎上,制定村民建房手冊,指導村民新建和修建房屋,構建起更為細致的分類保護體系;騰沖市和順鎮水碓村通過引入社會資本,逐步實現了“先保護后利用、邊保護邊利用”的社會利用反哺保護新模式。
據悉,今年,我省編制印發了《云南省“十四五”城鄉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十四五”期間云南城鄉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同時,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參與的《云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街)保護規劃》修編工作目前正在完善審批程序,該《保護規劃》將為我省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提供分類嚴謹、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科學依據,為進一步探索州(市)層面跨縣域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提供重要支撐。(云南日報 記者秦明豫)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6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5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3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