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列車從北京到雄安才50分鐘!”8月2日,鄭河舟從雄安站出來,搭上汽車,一路疾馳,直奔雄安創新研究院科技園區項目地參加項目工作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8年底第一次來雄安,這兒還是大片田地。”那時的雄安遍地黃土,時任中鐵十二局集團雄安站項目總工程師的鄭河舟親眼見證了這里的巨變。
僅2年時間,雄安站拔地而起,并于2020年12月27日全線開通運營,成為雄安新區的最亮眼的名片之一。截至今年7月底,雄安站累計發送量達50萬人次,到達量44萬人次。
“鐵路、高速都通了,去哪里都方便快捷,產業才能活起來,資金才能引進來。”鄭河舟感慨,“要想富,先修路!”
俯瞰雄安新區“城市綠色客廳”。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千年大計,交通先行。京雄城際鐵路正助力雄安新區加快產業聚集,成為驅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總長達545公里的“四縱三橫”對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網全面形成,啟動區、高鐵站等組團間連接道路建成通車。城市外圍道路、片區連接道路框架、生態廊道、水系等城市“四大體系”基本成型,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城市雛形加快顯現。
現實的道路通達了,發展的道路也越來越暢通。
雄安新區商務服務中心夜景。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近日,雄安新區出臺穩經濟促發展的1個總文件及24個配套政策,即“1+24”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關于促進營商環境建設的政策措施,涉及法治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優化政務服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服務等八項;關于支持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戶新區的政策措施,涉及全程個性化服務“一企一策”、企業開辦“一窗辦理”等七項。
“我們現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部都是網上辦理,材料簡化了,審批也更快了。”鄭河舟說,在惠企政策的幫助支持下,雄安創新研究院科技園區項目于今年6月27日實現首棟樓的封頂,這也為重大項目的落地、發展按下“快進鍵”。
“辦事效率真的高!”對惠企政策深有體會的,還有中鐵十一局集團雄安分公司副總經理吳智霞。“在申請注冊中鐵十一局集團華北建設有限公司的時候,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兩天就完成了資料審批并發放了營業執照,還貼心地準備好了公司公章、財務專用章、法人簽章,真的是‘保姆式、一條龍’服務,服務上門!”
河北雄安新區宣武醫院項目建設現場(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目前,中國中化、中國星網、中國鐵建等央企總部、子公司相繼落戶;雄安創新研究院科技園區、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等一批工程項目開工建設;百度、騰訊等4000余家知名重點企業進駐;中央企業在新區設立分支機構達100余家……
隨著更有吸引力、更具競爭力、更加富有活力的營商環境加快打造,更多的企業、項目、資金、人才落戶雄安,為有序承接疏解項目落地創造條件、打好基礎,助力雄安向著“未來之城”的方向奔跑。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2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
頭條 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