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民生保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省民政廳日前下發通知,要求提高民政服務對象保障標準,落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標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2022年底前,低保標準占最低工資標準的平均比例要達到44%以上,特困供養標準按規定作相應調整。
同時,增加投入8000多萬元,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和生活困難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繼續提高革命“五老”人員定期生活補助標準。2022年內,集中供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月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不低于1800元、1400元。
為全力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我省下達2022年省級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31.15億元,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應密切關注物價變動情況,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按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節日慰問等一次性生活補貼,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為臨時生活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對因家庭成員就業導致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救助對象家庭,延保漸退6個月。
同時,加大對未參保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的臨時救助力度。對未納入低保范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加大對生活困難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青年的救助幫扶力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臨時救助等相應幫扶措施。加強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工作銜接,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脫貧人口中的新冠肺炎患者、因家庭成員被隔離收治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根據需要直接給予臨時救助。
針對各類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我省將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社會工作隊伍依托1100多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發揮專業優勢,面向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心理疏導、社會支持、能力提升等服務。實施“福康工程”,為300名困難肢體殘疾人適配假肢、矯形器、電動輪椅等康復輔助器具。在40個縣(市、區)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實施“福蕾行動計劃”,為農村留守(困境)兒童提供關愛服務。建立定期巡訪制度,加強農村空巢和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加大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尋親服務力度,完善街面巡查和轉介處置機制,推進落戶安置、源頭治理等工作。開展“慈善手拉手”專項行動,動員全省各級慈善組織策劃實施500個以上慈善項目和活動,幫扶困難群眾人次達到100萬以上。(記者 潘園園 實習生 張嘉慧 宋坤澤)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8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