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遴選的第五批學校落實“雙減”工作典型案例日前公布,我省“福州市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打造高效課堂”“邵武市熙春小學引入‘非遺文化’豐富課后服務課程內容”“石獅市實驗中學附屬小學‘五有’措施關愛教師”等三個案例入選。據了解,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公布的五批學校落實“雙減”工作典型案例共錄用我省8個案例。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打造高效課堂
學校通過集中業務學習、周教研活動、日常教研、“老帶青”一對一指導方式強化教學研究,堅持大單元整體備課,縱向關照學段特點,橫向把握單元重點,系統考量單元教學目標,著力單元整體設計,探索結構化教學模式。堅持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課前利用預學單,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預習為精準教學作鋪墊;聚焦核心問題,構建“情境一探究一表達一運用”課堂教學新常態,著力發展學生能力和思維;巧用學習單,讓學生在講中練、練中學,學練結合,實現一課一得,打造高效課堂。
邵武市熙春小學引入“非遺文化”豐富課后服務課程內容
學校積極引進陶藝非遺文化,挖掘陶藝文化資源,建設陶藝教室,打造陶藝特色課程,展示陶藝文化作品,營造陶藝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陶藝特色課程采取循序漸進方式,低年級以彩泥為鋪墊,為接觸陶泥搭建基本功;中年級初探陶泥,初步了解中國陶藝文化發展史,運用各種輔材開展陶泥造型創作;高年級熟練技法,制定創作步驟并有序進行創作,培育鑒賞能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同時,學校還與江西景德、浙江龍泉等地校園陶藝工作坊建立學習共同體,特聘校外美術課程教師及當地民間藝人參與課后服務。每周四的課后服務時間,孩子們齊聚“陶淘樂”,在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創造出一件件充滿童趣的小作品,在做中學到知識,收獲喜悅。
石獅市實驗中學附屬小學“五有”措施關愛教師
學校推出讓教師有時間、有健康、有精力、有溫暖、有動力“五有”工作機制,切實關心關愛教師。統籌安排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能;實行彈性上下班制度,參加課后服務的教師不再坐班,減少教師輪課次數,讓教師“有時間”。開設休閑茶水吧,為教師提供水果點心;修建游泳池、活動室及健身房,為教師提供體育鍛煉場所;開設心理驛站,方便教師心理咨詢,讓教師“有健康”;規范涉及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堅決杜絕教師參與和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將每周教師例會改為兩周一次,切實減輕教師非教學負擔,讓教師“有精力”。為有需要的教職員工及其家屬提供三餐服務,解決參與課后服務教師的后顧之憂;在節假日為教師送溫暖,向生病住院教師表達人文關懷,讓教師“有溫暖”。把教師課后服務工作表現納入考核評價,作為教師職稱評聘、績效工資分配、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指數和工作內驅力,及時發放課后服務補貼,讓教師“有動力”。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7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