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蚌埠市淮上區雙墩遺址公園范圍內,正在進行考古的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座兩漢時期的磚窯遺址。
7月25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現場,可以看到在考古探方里的磚窯周圍露出紅色泥土,磚窯的主體部分還在土中,現在只發掘出來一個大致的磚窯形狀。磚窯上零星的黑斑向大家證明,在千年以前有人進行過燒窯這一活動。
據了解,這個兩漢時期的磚窯主要用于民間建筑材料燒造。“窯址主要由前室、窯門、窯床等幾個部分組成,遺址最長的地方有七米左右,比我們之前在禹會區發現的一處磚窯更大些,在當時能燒更多的磚。后期我們將隨著發掘工作的進行,將一些遺留下來的碳帶回,通過碳十四鑒定,確定這處遺址具體的年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隊技師杜康佳說。
雙墩遺址公園管理處 公園(項目)管理科主任邵立波介紹,這處遺址的發掘令人意外,由于磚窯遺址所在的這一片土地一直是古人們用于埋葬的地方,磚窯所在地勢有一定高度才使得多年來的地表活動沒有對磚窯造成襲擾,也一直沒有被人們發現。如今,在雙墩遺址的發掘和保護的過程中,需要在發掘地點的上方搭建一個大棚保護發掘地,并且為考古人員提供一個更安全安靜的研究環境。在大棚的基礎固定點選址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這處磚窯遺址。“雙墩遺址主要是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最初在鉆探的時候并沒有探測到這個窯址。由于公園規劃建設發掘到這塊土地下可能有其他東西,我們覺得會和旁邊的探溝相連,可能會是一些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所以對于發現兩漢時期的磚窯這件事還是比較意外。這樣的磚窯遺址近年來在咱們蚌埠也是鮮少發現的。”
下一步,邵立波表示,他們將會適當調整雙墩遺址大棚的建造,同時對新發現的磚窯遺址進行泥土回填以保護遺址不受天氣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待大棚建造完畢,再重新揭露磚窯遺址并在經過整理后向外展示。(劉呂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6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5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
頭條 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