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際在線消息 (記者 黃蓉):曾經臟亂差的大雜院,如今變成了網紅打卡地,海淀區學院路的石油共生大院,是海淀區政府、區政協委員、街道和居民共商共建,謀求幸福生活的生動案例。
“石油共生大院”曾經也叫做學院路20號院,在1953年建成,院里有四家單位:石油大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化化工科技總院;還有兩個社區:石科院社區和石油大院社區。隨著四家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出,石油大院中部偏西平房區域成了“四不管”地帶,蓋起了違建,還進來了修車、噴漆、小餐飲等業態,環境秩序臟亂,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秉承著“共建、共融、共治、共享”的建設理念,區政府和街道廣泛征求單位和居民的意見,在區政協委員和專家智庫的指導下,2020年,學院路20號院換新顏,成為了時下流行的工業風十足的共生大院。
在堅持“黨建引領,四區聯動,多元參與,協同共治”的治理模式下,為滿足基層黨建、居民議事、文化生活、安全穩定、便民服務等需求,石油共生大院里設置了黨建空間、街區工作站、文化空間、親子空間、書屋、咖啡店等,這里的居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生活幸福感。
在“石油共生大院”內,也搭建了“群眾家門口”的協商議事平臺——政協委員工作站,委員們積極建言,推動協商議事成果轉化為街道決策、民生實事項目等,讓群眾看到協商帶來的變化、享受到協商帶來的實惠。政協委員工作站以協商民主賦能基層治理,夯實各項政策措施的民意基礎,有效實現“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1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
頭條 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