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發揮外貿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提升我省進出口規模和經濟外向度,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安徽省外貿發展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明確要拉高標桿,對標先進,力爭到2024年實現進出口規模明顯提升、外貿發展質效明顯提升、國際市場多元化布局成效明顯提升。
培育壯大外貿主體,貿易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一季度,我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7893家,同比增長9.3%。穩住外貿基本盤,首先要穩住外貿主體。《方案》明確,要強化商務與海關、稅務、外管等部門聯動的骨干企業跟蹤幫扶聯系機制,根據企業需要實施幫扶,引導和激勵企業穩定并擴大進出口規模。力爭2024年進出口額過億、過10億、過50億、過100億美元企業分別達到180、20、4、2家。
針對中小企業,推動展會、平臺、信保、融資、信息、服務等發展要素向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集聚,持續開展小微企業孵化培育,力爭年新增進出口實績企業1000家以上;針對大型外貿集團,提升貿易能級,增強省屬大型外貿企業資本金和擔保融資實力,引導企業聚焦外貿主責主業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煤炭、礦產、農產品等大宗商品進口和大型船舶、設備出口經營能力。
近年來,我省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省戰略,機電、高新產品等出口量逐年增長。把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成為外貿增長新亮點,《方案》明確要壯大電子信息貿易規模、推動汽車光伏出口倍增,力爭2024年電子信息設備及元器件進口和筆記本電腦、平板顯示、集成電路出口額分別達到80億、70億、50億、40億美元,汽車、光伏產品出口額分別達到50億、60億美元。
今年一季度,黃山市出口茶葉1.3萬噸,出口值達3.4億元。特色和傳統產業也是重要的外貿增長點,要推動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產品形成以產品認證和地理標志登記為基礎、出口品牌為紐帶,龍頭企業帶動、“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的聯盟發展模式,提高出口規模和附加值。
省商務廳相關人士表示,聚焦重點外貿產業集群,將組織“百名外貿專業人員下基層”,定期舉辦產業貿易對接活動。高質量推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發揮基地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力爭2024年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達到30家。提升加工貿易水平,推進合肥、馬鞍山等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爭創新一批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和示范地。
探索創新外貿模式,大力開拓國際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成為外貿發展的有力支撐。
按照規劃,我省支持有條件的市申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和企業,力爭到2024年建成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20家以上,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400億元,年交易額過億元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達到30家;推進蚌埠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建設,實施市場采購貿易出口三年(連續)倍增計劃,力爭2024年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額達到80億元;完善海外倉布局,支持重點外經貿企業境外自用倉、傳統倉優化升級為公共海外倉,依托中歐班列目的站、航線樞紐城市等關鍵節點打造“安徽外貿集散中心”,力爭到2024年,全省企業建設或使用海外倉超過400個,公共海外倉服務省內企業超過1000家。
提升數字貿易水平,為外貿發展注入新動力。我省明確支持數字產品貿易、數字服務貿易、數字技術貿易發展。鼓勵建設數字貿易相關公共服務平臺,引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創新能力的知識密集型企業布局全球市場網絡,力爭2024年數字貿易占服務貿易比重超過40%。
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著力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我省計劃在穩定歐美等傳統市場的同時,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組織開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助企幫扶系列活動,搶抓協議關稅減讓、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等政策機遇,力爭2024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和RCEP成員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額占比分別達到28%和30%左右。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組織參加進博會、廣交會等重要展會,省級每年還會發布推介200個左右境外知名展會,組織開展10場左右線上線下境外自辦展會。同時,支持外貿企業開展國際產品認證、海外商標注冊、境外專利申請,對外貿企業數字化營銷給予支持,持續開展省級出口品牌認定和培育工作。
重大平臺提能升級,貿易通道保通保暢
近年來,自貿試驗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尤其是安徽自貿試驗區表現亮眼,一季度實現外貿456億元、同比增長33.3%。
持續發揮自貿試驗區先導作用,我省將統籌推進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發展,推動重大外向型項目在自貿片區和聯動創新區內集聚,深化集成電路企業集群保稅監管模式創新和應用推廣,力爭自貿試驗區進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到3個百分點。
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方案》明確推進合肥經開綜保區、合肥綜保區等擴能升級,積極申建合肥空港、蕪湖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蚌埠、銅陵、宣城等綜保區,招引外向型大項目入駐。推動合肥、蕪湖、馬鞍山等綜保區開展電子信息、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航空器等重點領域保稅維修業務。力爭2024年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進出口額200億美元以上。在服務貿易平臺建設方面,《方案》提出推進合肥蜀山區文化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區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等建設,推動合肥“中國聲谷”申建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安徽中醫藥大學申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力爭2024年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700億元。
物流暢通是外貿發展的基礎。保障運輸通道暢通便利,更好服務穩外貿工作,《方案》要求完善“一核兩翼”格局,深化蕪湖港與上海港合作,將洋山港—蕪湖港“江海一港通”聯動接卸海關監管模式擴展至省內符合條件的水運口岸,推進與寧波舟山港合作,提升鐵海聯運、水水聯運等多式聯運效率。加快合肥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港區、寧波舟山港宣城國際陸港等項目建設。力爭2024年全省水運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30萬標箱。在國際航空貨運方面,計劃到2024年開通國際全貨機航線9條,國際貨郵吞吐量達到8萬噸。
今年“五一”期間,合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6列,同比增長78%。針對中歐班列,我省計劃加快合肥國際陸港項目建設,推動與合肥水港融合發展,增強中歐班列集疏運能力,提升中歐班列、鐵海聯運通道功能。對接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幫助有需求的企業開辟貿易新通道。力爭2024年中歐班列開行列數突破1000列。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