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江蘇省“十四五”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夯實科技支撐,建立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推進南京江心洲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強化污水近零排放、特殊種類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流域水生態健康研究能力提升等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先進適用的科研成果在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和應用。
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陳志鵬介紹,省“十四五”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是全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領域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也是省委、省政府首次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工作列入省級專項規劃,將為我省今后一段時期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指導和依據。
《規劃》共包括五個章節,分別為規劃背景、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主要任務”部分,提出了4個方面10大項工作任務。其中,“補短板”任務3項,主要包括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工業廢水集中處理;“促提升”任務3項,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危險廢物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以及清潔能源供應;“強支撐”任務3項,主要包括自然生態保護、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處置和生態環境監測監控;“提水平”任務1項,即管理能力現代化。
對應“主要任務”,《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需要重點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廢水處理設施建設等9類重點工程,以專欄形式進行了明確,支撐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地落實。
其中,直接涉及南京的重點工程包括:進一步擴大北方來氣輸氣管網建設,建成青島—南京輸氣管道,開工建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輸氣干支線總里程達3769公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0萬噸/日,新建污水管網30公里。建設工業園區廢水處理設施,新增工業廢水處理規模6萬噸/日。建設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新擴建垃圾焚燒處理規模3010噸/日,新擴建餐廚廢棄物(廚余垃圾)處理規模1190噸/日。建設危險廢物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收貯處置利用設施,新增危險廢物收貯處置利用能力處置利用3萬噸/年。
與此同時,在南京、連云港、鹽城市實施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工程;在長江干流南京段建設1個水質超級站;在南京、徐州等8市開展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建設應急物資庫,配備應急物資、防護裝備、快速反應及處置裝備等;在南京、無錫、徐州、蘇州等市的化工園區(集中區)開展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防范體系建設工程,完成涉危涉重園區“企業—公共管網(應急池)—區內水體”三級突發環境事件防控體系建設。
新聞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環保集團相關負責同志還回答了記者相關提問。
據介紹,按照“生活垃圾全量焚燒處置”的目標,我省將大力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完善垃圾焚燒飛灰處理等配套設施,鼓勵以嚴于國家建設標準和排放標準要求推進設施建設。
增強清潔能源供應能力方面,我省將推進機動車船清潔能源供應設施建設。實施“綠色車輪”計劃,推廣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船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推動公共服務領域和政府機關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加氣站、充電站等新型終端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大中城市全覆蓋、高速公路和高等級航道全覆蓋。(□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健)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20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